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苏智成 张大榕
近日,走进位于天祝县松山镇德吉新村的迟菜心种植基地,成片绿油油的尖叶菜心沐浴着秋日的暖阳,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整理、装筐、转运尖叶菜心,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甘肃气温低,菜的品质好,迟菜心主要发往广州、香港等地。”外地客商马开明说。
依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德吉新村种植的迟菜心,色泽艳、品质好,成了外地客商竞相进货的“香饽饽”。为壮大特色产业,今年以来,松山镇按照“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特色种植龙头企业,围绕蔬菜构建产业链条,严格采用生物技术防虫,播撒有机肥和生物肥,科学规范播种深度、菜苗间距、浇灌频率等,实现了菜心品种的优化和标准化生产。
现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松山镇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特色种植、就近就业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的“钱袋子”。2023年,松山镇共建设藜麦、优质牧草、中药材千亩分区轮作示范点15个;种植藜麦2.54万亩,优质牧草4.6万亩,中药材6449亩;建成千亩以上高原夏菜示范基地4个,种植高原夏菜1.03万亩;完成袋栽食用菌2900余万袋、畦栽食用菌4.2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