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徽县水阳镇石滩村 梁倩娟
曾几何时,我因为家庭的贫困不得不背上行囊,远走他乡务工。我甚至不敢向身边的人提起家乡坑洼不平的泥土路,晴天灰尘飞扬,雨天一身泥浆;就算有时我和工友们聊起我的家乡,她们都会一脸茫然,那里是哪里?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
有一年,我请假回家,坐着的绿皮火车三天四夜才到家,看着肿得像馒头一样的脚踝,想着外面世界的繁华,我不由得难过,怎么:我的家乡为啥那的么偏远?但是,外面的世界再好,家乡依然是心里挥之不去的乡愁。
记得在2012年,我从广东惠州辞职,告别那个曾经务工10年的地方,响应李克强总理“互联网+”号召,开启了我的创业之旅。那一年正赶上家乡陇南全市上下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希望乘着电商发展的东风,成为一名电商从业者,通过开设网店的方式,将家乡的农产品销售出去。
说干就干。我报名参加了县里的电商培训班,帮一名电商老师做客服,在积累了一定的电商知识和经验后,2014年,我的淘宝店正式开业,取名“陇上庄园”。自此,我家的院子,乡亲们人来人往,有的提着土鸡蛋,有的背着晒干的蒲公英、玉米须,有的拉着一农运车艾叶,有的扛来一袋子天麻,有的拉来大桶大桶的蜂蜜,有的拉来整车整车的核桃……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在这个院子换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看着大家的山货在这里变现, 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我觉得这是一名电商人最开心的时候。这些年,到底帮乡亲们卖出过多少货我都已经记不清了,不管是村子里的人,还是周围的村子和乡镇,无论谁家有了好货都会不约而同地拿到我这里卖。有些老人行动不便的,我就主动去他们家里收购。
有一次帮一位农户叔叔卖核桃,他们家的核桃树比较多,孩子在读大学,妻子身体不好,卖了的核桃就是一份主要的收入。当我把叔叔家的情况告诉直播间的粉丝的时候,大家纷纷下单。几百斤核桃一会就卖完了,叔叔对着直播镜头,非常欣慰。他说“感谢大家的帮助。原来,电商就是方便咱老百姓的。”他还向粉丝们展示了他家的新房子,以及门口宽阔的水泥路。记得前几年去他家拉核桃的时候,那路啊,又窄又弯,每次都是吓得我一身冷汗
电商,是大山对远方的承诺;在我的家乡,有很多像我一样的电商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着同样的事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个包裹,飞向远方,甚至全世界;电商,倒逼了产业的发展;电商,打通了家乡通向外界的一扇门;电商,也促进了交通物流的发展……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后来,我从陇南机场直飞广州参加活动。返程的时候,当我在广州白云机场的登机口看到“陇南”两个字眼,听到广播通知说“飞往陇南的航班即将起飞”,看着手中短短2小时的航程,想起当年我三天四夜才从广东回到家乡的心酸,忍不住泪流满面,而后又笑得像个傻瓜一样。
2018年,我有幸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带着乡亲们的心声,带着对电商的热忱,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2019年,我又面对面地向习近平总书记作有关农村电商的汇报发言,讲述这几年家乡发生的变化。为了把电商做得更好,我注册了一个叫“嗨,梁掌柜”的账号。每一个短视频,都记录了这几年我做电商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我和老乡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170多场的助农直播,是我对老乡们的承诺。
现如今,在徽县水阳镇石头村,标准化蔬菜大棚、草莓大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几百吨的农产品保鲜库,更好地助力产业发展;一座浓浓书香味的农家书屋,让精神文明的种子也一起发芽;自来水通了,村里儿女不在身边的李爷爷再也不用来我家让我爸爸帮他挑水了;村头的大广场,以前不好意思跳广场舞的石大姐也来了,别说还跳得挺好。这些,都在诉说着这个村子在时代中的成长与变迁。
一缕炊烟袅袅升起,远远地就能闻到饭菜香;花园里的花儿开得正好,红的紫的粉的好不热闹;菜园子的青菜绿油油、西红柿红彤彤;干净的农家院子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几只母鸡生完鸡蛋,“咯咯”地叫个不停;村子里有合作社,人们忙忙碌碌地赶着订单;人们用现代化的思维把农产品或者手工艺品卖向远方;老乡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让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科技交融在一起……这人间烟火气,乡亲们的精神气,优良的家风,淳朴的民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表里,绘成一幅最美丽的乡村振兴图。而这幅蓝图,正在陇南大地徐徐展开。 “陇南乡村振兴”模式,将继续为全省甚至全国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