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近日,由甘肃农业大学、饲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鱼小军团队选育的“寿鹿”扁蓿豆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陇中1号”扁蓿豆通过甘肃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草种业是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发展的“芯片”,草种业的健康发展是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扁蓿豆是豆科苜蓿属植物,又叫花苜蓿,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其抗蓟马,粗蛋白含量高,反刍家畜采食不会发生鼓胀病,具有抗旱、耐寒、耐贫瘠、耐践踏等优点。自2010年以来,鱼小军教授团队广泛收集扁蓿豆种质资源,利用甘肃省分布的野生扁蓿豆种质资源选育而成“寿鹿”扁蓿豆和“陇中1号”扁蓿豆。“寿鹿”扁蓿豆的特点是分枝多、抗旱性强,“陇中1号”扁蓿豆的特点是叶片大、枝条长、产草量高。这2个品种均为野生栽培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丰产性能,用于黄土高原地区草原改良和退化草地生态修复能较好提高草地覆盖度和草产量,在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及类似区域可建植多年生放牧型人工草地,故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目前该团队已在甘肃省武威市建立了规范的种子扩繁基地,研发了陇中黄土高原扁蓿豆和无芒雀麦混播建植放牧型草地的关键技术,在黄土高原草地改良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展现了良好的抗逆性和广阔的推广空间。(孙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