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曹亚东
近年来,渭源县会川镇坚持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做“增量文章”,谋“增效之举”,成“增收之功”,深入探索“党建+”模式,形成“组织统领”“头雁争先”“先锋支撑”“人才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依托辖区独特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会川镇大力发展假日游、乡村观光游等,推介“概念”旅游,持续提升辖区旅游资源知名度。“五一”“端午”小长假期间,共接待游客5.8万人次,旅游收入260余万元。
突出头雁效应,“抓”出“果鱼”产业“香饽饽”。该镇通过栽植“热带水果”和养殖冷水鱼,带动形成“农业观光+乡村体验+乡村旅游”一体发展的乡村生活综合体,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发挥先锋引领,“闯”出艾草产业“新天地”。该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示范带动、互帮互促,推动艾草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持续增收。建成艾草专业合作社及烘干、加工厂房,引进先进设备,带动12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参与艾草田间管理和产品加工、销售,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申请并成功注册“艾西源小叶针艾”“艾小树”“尕艾”等品牌商标,申请注册外包装专利6套,艾草“育+种+产+加+销”全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注重人才带动,“拼”出康养产业“新起点”。会川镇通过“土专家”带动,培养了一批淫羊藿种植技术能手,推动淫羊藿实现“规模化”“基地化”种植。南沟村借助乡村人才技术优势,在全镇率先推行淫羊藿标准化种植,建成淫羊藿产业基地200余亩,带动农户种植8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