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探索多元化路径 做强村集体经济
2023-10-26 11:12:58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慧娴 李鋆刚 马玉林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慧娴 李鋆刚 马玉林

深秋时节,一批批游客走进位于临夏市折桥镇的河州盖碗茶文化博览园,品尝美食、观赏秋景、体验文化;南龙镇罗家湾村的新型建材厂里,一辆辆大车开进厂区,把这里生产的加气砖运送到各地的建筑工地……如今,临夏市各镇村处处散发着特色产业发展“新”活力。

这些发展新图景,是临夏市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缩影。

近年来,临夏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之策,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聚力、借力、用力,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拓宽发展途径、精准实施项目等一系列措施,充分激发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临夏市枹罕镇钰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时看到,注塑机、丝网印刷机、封口机等设备正有序运作,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进行打包、分装等工作,该公司主营一次性航空水晶餐具制作及销售等业务。今年以来,枹罕镇铜匠庄村以该公司为载体,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形式,增加集体收入给村民分红,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铜匠庄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将村集体闲置场地改造建设,自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生产一次性水晶餐具,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业问题。”该公司负责人马鑫说。

在折桥镇慈王村,有一座以盖碗茶为主题的博览园。园区借助临夏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慈王村良好的生态资源,实现了“盖碗茶产业在旅游体验中增值,旅游通过盖碗茶产业添彩”的目标。

2022年,为更大限度盘活资产,慈王村以“党建+合作社+企业”的模式,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顺利落地建成盖碗茶文化博览园,慈王村的知名度及旅游热度也因此不断增加。今年,该园区共计接待旅游观赏人数3.5万人(次),带动吸纳剩余劳动力105人,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让茶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惠及到了更多百姓。

“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能拿到两千七、八的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年底还会给我们发集体经济的分红,比以前在外务工幸福多了。”慈王村村民马秀珍说。

据慈王村工作人员马军介绍,慈王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注资分红,今年该村的注资收益预计达10万元;二是村办合作社基础设施的租赁费用,今年达到20万元。

“在工厂上班每个月有近5000元工资,年底还另有村上的分红!”走进罗家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正在工作的罗家湾村村民说。

今年以来,罗家湾村通过整合现有资金,向该公司注资,签订投资入股协议。同时,还积极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理核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及产权关系,精准界定村集体成员身份,进行股权配置、资金分红。据了解,今年初,该村给群众分红11万多元。

截至目前,临夏市35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45.94万元(去年同期215.71万元),同比增长153.1%。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