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农唐星在拱棚内吊蔓。
收成镇集中连片的连体拱棚。
成熟的蜜瓜。
民勤县绿洲情缘蜜瓜产销专业合作社 唐星
我的家乡民勤县收成镇,是镶嵌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的一颗“瀚海明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沙漠性气候,特殊的钙质微碱性砂壤土地,形成了最适宜蜜瓜生长的环境,种植的蜜瓜肉质细嫩,含糖量高,汁多味爽,香气独特,素有“蜜瓜之乡”的美誉。我生在瓜乡里,长在瓜田中,大学毕业后,又成为一名新生代的瓜农,在瓜乡乡村振兴的路上努力奋斗着。
从小我便看着父辈们在瓜田中辛勤劳作,自己脑海里却憧憬着外面世界的精彩。2016年从西安汽修学院毕业后,入职当地一家企业,虽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但那份甜蜜的乡情始终牵动着心底的那根弦。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农业领域,特别是电商等销售平台的快速发展,想到家乡那么好的资源和产品,我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这一想法也得到了一直致力于蜜瓜产业发展的父亲的大力支持。2017年,我回到家乡,追求自己心中所向,开始从事蜜瓜种植和销售。
创业过程中,我发现家乡的种植销售多以小农户为主,比较零散,缺乏专业的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组织带动,于是成立了“绿洲情缘”蜜瓜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市场销售”模式,同合作社成员一起种植蜜瓜1000亩,带动指导周边群众种植蜜瓜4500亩,投资修建蜜瓜交易大棚5000多平方米,引进蜜瓜收购客商、电商10余家,架起了老百姓与市场的桥梁,年发货量达5000余吨。家乡的“金瓜蛋”让我找到了创业的优秀平台,也得到了政府和种植户的认可,2020年9月我被评为“民勤县3+1主导产业培育带头人”,2021年4月被授予“武威青年五四奖章”。
其实刚开始回乡创业我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赚钱,但是随着在家乡待的时间越长,种植蜜瓜的时间越长,对蜜瓜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特别是近些年来,蜜瓜升级为全县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我知道民勤蜜瓜发展前景更广阔了,青年创业的平台更大了,我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
我的家乡种植蜜瓜有60年的历史, 蜜瓜生长全过程人工劳作,精耕细作,“一瓜留一蔓,一蔓育一瓜”,蜜瓜品质有保障。从小看着父辈们种植、培土、掐条、打尖、整蔓、选瓜、套袋、放托……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培育着蜜瓜。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事业的不断发展,我深知瓜农的艰辛,也看到了家乡生态脆弱的实际,逐步认识到蜜瓜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黄金产业,也是节水增收,保护生态的绿色产业,蜜瓜产业发展还要注重高效节水,长远发展。以最小的空间、最少的水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对蜜瓜产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广大瓜农最大的心愿。
2020年,我到山东、海南、新疆等地学习连体拱棚蜜瓜种植技术,看到连体拱棚种植蜜瓜可有效防范灾害性天气,蜜瓜产量高,蜜瓜商品性好;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设施,水肥利用率高,生态效益好;一年两茬种植可有效弥补传统大田蜜瓜供应时限的短板,拉长蜜瓜供应周期,推动蜜瓜产业提质增效。我便率先示范搭建连体拱棚105亩,9月份,第一茬拱棚蜜瓜成功上市,亩均收入达2万元,当年带动全县发展连体拱棚蜜瓜2000亩。现在我和父亲种植连体拱棚200亩,不断为蜜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探索总结经验,做出示范样板。
民勤县是西北地区蜜瓜品种最为丰富的产区,经过多年培育,已形成黄皮红肉型、白皮绿肉型、网纹型哈密瓜、小果型、本地系列五大品系、100多个品种,每个系列品种产量、糖度、风味、品相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蜜瓜品种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青睐。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瓜乡青年,从小吃着白兰瓜、郁金香、黄河蜜长大,现在作为新生代瓜农,将金红宝、西州蜜等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利用自己的种植、销售的条件和优势,联合相关专家,引进改良西州蜜系列隆欣蜜17号、金红宝系列金红瑞、小果型甜瓜如意蜜等品种,自主筛选培育了本土优势蜜瓜新品种“收成1号”,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年推广种植1500亩。
蜜瓜产业的欣欣向荣,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也让民勤人民从产业发展之道“蜜”得乡村振兴路。筑梦瓜乡,振兴有我,愿蜜瓜之乡在振兴路上越走越欢畅,瓜农的日子越过越甜蜜。(本文为“我的乡村我振兴”三等奖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