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胡继万 高帆 文/图
近年来,静宁县坚持以为民、利民、惠民为中心,聚力“三围绕”,狠抓阶段性落实、彰显业态亮点、力促食安效能提升,推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
检查食物标准。
该如何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呢?静宁县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介绍:
——围绕“务必打好食安创城攻坚战,我该干什么怎么干”,该县市场监管局聚焦日常监管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对监管主体聚力抓约谈及专题培训,督促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更新创建知识,靠实“两个责任”主体。
——围绕食品安全三个环节重心问题真抓实干,促进创建工作再落实落细。静宁县在生产环节,通过隐患摸排、上门指导、经营者进小作坊集中区等举措对小作坊脏乱差“大叫板”。餐饮环节,紧盯餐饮后厨改造,对单位食堂(包括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农村宴席承办主体,并以随机查餐厅网络视频直播、“红黑榜”餐饮专辑等方式,达到精准监管与放心消费双赢的效果。流通环节,专项整治以经营蔬菜水果、调料为主的小经营店。
——围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打造做足乡镇纵深推进监管“文章”。按照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亮点突出、成效明显等创建标准,对全县24个乡镇的食安创城成效进行“量化分级”,并组织以专项督查、模拟验收等方式进行创建督导。
食堂一角。
据介绍,第三季度至今,静宁县市场监管局组织监管人员集体学习6场次、约谈培训食品从业人员25场次3000余人(包括食品安全总监及安全员900余人);出动执法人员208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245户次,规范提升小作坊122家、大中型餐饮店参与后厨改造39家、取缔蔬菜店,设鲜面条加工区15家;共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10份,发布红黑榜4期,查办食品案件结案4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