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芳艳 柴王宁 文/图
近日,中国作家甘肃文学周暨甘肃文学八骏颁奖晚会在兰州举行。荣列首届“甘肃散文八骏”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作协主席、静宁县文联主席陈宝全参加颁奖典礼,迎来了他生命中的高光时刻,也是果乡静宁人民的骄傲。
陈宝全上台领奖甘肃散文八骏证书(左五)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获得首届“甘肃散文八骏”的陈宝全来说更是如此。现如今,能坚持自己写作梦想的人越来越少,而陈宝全这个土生土长的静宁人,则把这个梦想当作事业,当做爱好坚持到了现在,实属不易。当问及获奖感言时,陈宝全谦虚地说,应该是喜悦和动力。
据悉,文学八骏是我省一项有影响力的文学品牌,旨在推介文学人才,树立创作榜样,打造文学陇军。“能入散文八骏,对我个人来说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是不是能与这样的荣誉相匹配,是不是能跑得更远,还得拿作品说话,拿好的作品来诠释这个文学荣誉所给出的肯定,有多大的专业水准和意义。与其说它是一种奖励,不如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甚至是压力。”陈宝全说道。
颁奖甘肃散文八骏时现场播放陈宝全的文学成绩
作为果乡静宁的文艺翘首者,陈保全的诗歌、散文也离不开家乡的苹果。尤其《被一颗苹果喜欢过》这本写静宁苹果的散文集,全书41篇、18万字,以果乡人葱茏的生活为写作背景,既有对过往的回望,也有当下的呈现。为了能写好文学作品,陈宝全经常深入田间与果农聊天、向果业技术人员取经,进图书馆查阅资料,深耕力作,用真实淳朴与最透彻的文字,书写了静宁人与苹果的故事,使作品负载了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时代价值。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陈宝全的坚持不懈,换来了文学成就的斐然。他差不多用了20年的时间创作出版了一部诗集《看见》,随后的10年,又创作出版了《心生繁花》《等于鸟鸣》两部诗集、一部散文集《被一颗苹果喜欢过》,另有一部诗集和两部散文集待版。同时作品散见于《飞天》《诗刊》《星星诗刊》等纯文学刊物。并曾获第四届甘肃黄河文学奖、崆峒文艺奖。
陈宝全的散文集《被一颗苹果喜欢过》
在文坛创作多年,陈宝全也有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思路和心得,当问及如何评价一篇好的散文时,陈宝全分享了自己的散文创作经验。“我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在于激励想象,激励认知,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文学永远都不是可以看得见的现实,而应该是难以言喻的精神存在。好的散文作品,除了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还得有个性的语言,语言的风格决定了作品的调性,我喜欢有诗意的、独特语言的散文。”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写出优秀的散文,陈宝全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密码和心路历程。“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表达的冲动,提高对文字的感知力。成为一名作家之前,先养成阅读的习惯,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同时,可以把写作看成一项与耕种有关的劳作,想在秋天有收成,就得春播夏长,像农民一样每天去地里干活。”
陈宝全获得甘肃散文八骏的荣誉证书
陈宝全获得甘肃散文八骏的证书
陈宝全诗集《等于鸟鸣》
爱做写作梦的陈宝全说,文学就是一个梦,他从童年做到了中年,做成了习惯,今后还会把它当作终生的事业去热爱,把这个“梦”永远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