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芳艳 樊润禄 文/图
随着静宁苹果采摘接近尾声,静宁县老果园改造项目也逐渐成了当前果农们的一件大事被提上了重要日程。
当下,走进静宁县南部乡镇治平镇,随时可以听到“轰隆隆”的电锯声,看到锯干、落枝、挖根的壮观场面……在老旧果园里,一棵棵树木应声倒地,一堆堆树干枝条装车拉运,人影晃动、车辆穿梭,好一派忙碌的景象,果农们也在期待“旧貌换新颜”的欣喜。
村民正在挖老树。
苹果产业是治平镇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收入,近年来,面对品种老旧、果树老化、果农老龄等苹果产业发展“三老”瓶颈问题,治平镇按照静宁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链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老果园改造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全面推进老果园改造,助力全镇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眼下更是利用果农苹果采摘结束的这一空档期,强力部署、合理安排、顶格推动,奋力开启全镇老果园改造升级新局面。
“我家种了11亩果园,其中有3亩栽植的比较早,品种落后,果树老化,没有什么效益,在村委会的动员下,我将这3亩老果园的果树全部挖除了,计划栽上新品种,增加经济效益。”作为本次改造村社之一的治平镇大庄村四社村民樊建兵满怀期待地说道。
今年以来,静宁县立足实际,持续引进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理念,不断通过技术革新,一手抓规模,一手抓质量,以标准化果园建设为依托,以老果园改造为抓手,全力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抢抓壮大提升平凉—天水—庆阳优质苹果产业带政策机遇,围绕打造500亿级产业集群和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按照“一基地六中心”发展目标,全力建强良种培育、品种更新、精深加工、市场营销链条,奋力推进全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