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肃南改良细毛羊成牧民增收“钱袋子”
2023-11-06 11:10:28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荣文 黄治国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荣文 黄治国

“自高效繁殖技术试验推广以来,我家的这些适龄母羊两年内多产了180多只羔子,收入增加了将近12万元,加上政府的养殖补贴,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秋日,走进肃南县马蹄藏族乡欣瑞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白军说。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前沿、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获评全国“2022年度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县”称号。目前,肃南县细毛羊饲养量已达到49.15万只。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肃南县近70年通过品种培育、杂交改良、选育提高等措施培育出的毛肉兼用型畜种。

“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畜种改良,从刚开始引进澳美、新美、南美、中美等优质美利奴种公羊进行导血杂交,到后来‘两年三产’高效繁殖技术试验、细毛羊同期与自然发情子宫角腹腔镜输精技术试验、胚胎移植等多项试验和推广,有效攻克了原来细毛羊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羊毛长度不够等难题,使生产性能、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不断优化提高……”提起细毛羊的改良成长之路,肃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农业研究员安玉锋如数家珍地说。

“按原来的养殖方式,100只母羊两年内可以产193只羔羊,而现在养殖方式,100只母羊两年可产269只羔羊,按最低市场价格算,年均可增收1.7万元左右。”安玉锋说。

近年来,随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肃南县调整产业结构,把绿色、有机作为细毛羊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细毛羊在发展畜牧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农牧民调整畜种结构,10年内先后投入6200多万元扶持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增强了农牧民养殖细毛羊的积极性。

同时,肃南县着力加大成果转移转化力度,肃南高山细毛羊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注册的“九排松”“赛美努”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多家合作社、企业获得牛羊养殖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绿色食品证书,并在北京、深圳、厦门等地区建成14个肃南牛羊肉销售专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提升,有效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

目前,肃南县已构建“良种选育+高效繁殖+营养调控与精准育肥+疫病综合防控+羊毛标准化生产+羊毛营销与品牌创建等”细毛羊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下的生产模式;建成了县、乡、村三级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建成绵羊改良站45个,并派驻科技特派员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化指导服务,年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20万只以上;普及推广细羊毛地方生产标准技术12项,累计培育涉及畜牧业方面的专业合作社90个,以村为单位的专业合作社牧民入社率达100%,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入社率达到30%。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