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民勤:“沙”里淘金 “葱”满希望
2023-11-07 11:43:4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杨燕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杨燕

眼下,正是温室沙葱丰收的季节。在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沙葱产业园内,沙葱青翠葱郁,焕发勃勃生机。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分拣、过秤包装,准备打包装车通过冷链发往全国各地。

“我种植了18亩的露地沙葱,卖了20多万元。温室沙葱种了7棚,现在一斤能卖10元左右。”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村民叶智香介绍说,沙葱播种一次,可连续采收10年,一年能收割5至6茬,销路也比较广,总体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在八一村,每年10月中旬露地沙葱采收完后,温室沙葱无缝对接上市,每天6吨多沙葱远销省内外,产品供不应求。

沙葱具有耐寒耐旱、生长速度快的特点,种植温室沙葱成本低、省工、节水,一次种植多年受益,一座棚一年可产沙葱14000斤左右,收入达到8至10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十万元棚”和“万元田”。

不仅如此,沙葱产业的发展也打开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务工的增收门路。“我自己种了4棚温室沙葱,农闲就采收沙葱挣钱,这活儿做起来挺顺手,不觉得累。”村民闫朝霞说。

沙葱产业园不仅种植沙葱,还提供良种选育、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和销售等服务,做活做足特色产业,真正把“小沙葱”做成了“大产业”。

春夏大田收获,秋冬大棚得益。小小沙葱,经过十多年探索和发展,如今成了带动大坝镇村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目前,大坝镇八一村成为全国最大的沙葱人工繁育产销基地,带动周边6000余村民就业,温室棚均收入可达10万元,露地沙葱达到了每亩地1万元,凭借着小小沙葱八一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高台:“大棚经济”托起菜农致富梦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盛潇

“我们有500多个温室大棚,这是依托老旧温室改造,温室大棚的效益整体有所提升,主要种植茄子、辣子、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每个温室的平均产值达15000元,农户收入比较可观。”高台县巷道镇八一村村委会副主任于学林说道。

霜降过后,室外冬意袭来,室内热火朝天,走进八一村温室大棚基地,一株株辣椒整齐排列、生长旺盛,菜农们在温室里精雕细琢,准确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各个环节不误农时,抢赚冬日“第一桶金”。

近年来,高台县巷道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优势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发展“大棚经济”积极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今年,巷道镇统筹粮食安全和设施农业发展,立足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按照“东片精细化、西片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带动全镇蔬菜面积稳定在4.7万亩左右,把设施蔬菜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让“小蔬菜”成为了全镇富民增收的“大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设施农业增收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用一个个温室大棚托起了菜农的“致富梦”。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