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邹艳霞 文/图
“这次的棚内二膜搭建我们也是首次尝试,第二层内膜的搭建可以让棚内平均温度达到17度,这对蔬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即使面对低温情况,蔬菜也可以实现迎冬生长、收割。”静宁县司桥乡玉禾农业蔬菜基地工作人员司璐璐介绍道。
第二层内膜的搭建。
针对近期出现的换季式降温和立冬节气的到来,连日来,司桥乡玉禾农业蔬菜基地大棚内,司璐璐带领其他工人正在给长势正旺的芹菜棚内进行二膜搭建,也给蔬菜穿上了“新衣”。现场只见大家分工明确,你一拉我一扯很快就将四片大棚内膜搭建成型。
据了解,相比传统的烟雾增温,棚内搭建二膜这种增温方法不仅保暖性更好,节省人工,而且日常管护中操作更便捷,可随时根据气候情况进行棚内前后通风,呵护正在处于拔高阶段的蔬菜温暖迎冬,保证产量和质量不受温度影响,切实保障种植户的“钱袋子”,老百姓的“菜篮子”。
工人们搭建棚膜。
近年来,静宁县立足县情实际,依托各乡镇区位优势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按照规模化、品质化、标准化、融合化的思路,积极探索特色蔬菜产业链,汲取好的经验做法,通过试验推广,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以上,产量突破12万吨,让优质的有机蔬菜源源不断销往市场,蔬菜产业效益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