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崆峒区颉岭村:牵着“牛鼻子” 过上“牛日子”
2023-12-08 15:51:38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敬瑞 朱亚洁 文/图

“我以前在银川和同乡承包工程,挣了一些钱。2016年,我决定回来反哺家乡,2018年,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当年自己养了30多头牛,就开始带领群众走上了养牛致富的路子。”颉岭村党支部书记苏广军说。

苏广军给牛添草料。

近年来,崆峒区峡门乡围绕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以平凉红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同步推进规模养殖与分散养殖,狠抓棚舍建设、品种改良、秸秆转化利用等关键环节,坚持不懈扩总量、提品质、聚集群,多措并举推动牛产业发展。

2019年,苏广军和群众共同修建了一座占地800平方米的牛棚,通过学习科学的养殖知识,该村的肉牛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群众养牛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在经营模式上,颉岭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进行规划建设,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负责设施维护、安全生产、疫病防控、大宗饲草料采购等工作。农户采取租赁入驻的方式进场养殖,分户饲喂、独立经营。

颉岭村的牛养殖基地。

今年,颉岭村在颉岭山头上新修了一座可容纳500头牛的双列式牛棚,同时,选育优质肉牛品种,目前,该村养殖肉牛突破了1200多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我要继续带着群众种好玉米、养好牛,让群众过上更富裕的好日子。

当前,在新建养殖基地带动下,颉岭村肉牛饲养量突破1000头,红牛存栏量达到150头,建成了千头养牛专业村,通过标准化养殖和红牛品种推广,推进全乡牛产业点上提质、面上扩量、效益增加。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