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面貌新 产业旺 生活美——崆峒区乡村振兴综述
2023-12-12 15:45:53 来源:甘肃农民网

行走在崆峒区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宽阔交错的道路通达四方,一项项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绘就着村庄美、产业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诉说着村民富、乡风好的和美乡村新故事。

西沟村4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产增加值完成7.81亿元,增速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8547元,增速 8.9%。截至8月底,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19.35元,较上年度增加1684.35元,增幅15.55%……

奋斗不怠,成果丰硕。近年来,崆峒区聚力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提效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崆峒大地徐徐展开……

峡门乡2

户户不同景,院院好风光。如今的崆峒镇太统村,放眼望去,街道平整洁净,庭院错落有致,闲暇时间,村民们都会在文化广场上健身、娱乐,一派恬静雅致、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在峡门乡贤太村,白墙红瓦的村社、干净整洁的巷道和河沟,潺潺流水、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一派宁静秀丽的宜居景象……

崆峒镇太统村村民王春莲说:“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特别好,镇上和村上经常督促我们来打扫卫生,现在出门不见一个垃圾,都特别整洁,路面上栽了很多树和花,我们经常也打扫,出门看见(环境变好了)感觉真的很好。”

生态环境10

立足区域实际,回应群众期待。近年来,崆峒区在农村厕所革命、垃圾与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发力,全面实施乡村规划引领、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升级、公共服务普惠、乡村治理示范、乡风文明提升、惠民富民增收、强村固本夯基“八大行动”,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让新时代的农村“颜值”更靓,内生力更足。

产业振兴是助力美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点,从一棵蔬菜富起一个村,到一个瓜兴起一片业,谋一方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振兴,崆峒区探索走出了一条根植于农业、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白庙乡2

过去是交通封闭、经济落后的小山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白庙乡贾洼村大力发展以农业体验、休闲采摘、养生田园、农家餐饮为主的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产业,打造了集“产、加、销、游、摘、玩”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20余人,接待游客近9000人次,承接研学团队7次500余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天津市河西区援派干部、白庙乡贾洼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文俊说:“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在贾洼村建成了贾洼农耕体验产业园,产业园分成了自主型、带动托管型、游客采摘型的经营模式,对外开放。农耕体验产业园的建成可以吸纳村内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就近务工,同时也可以壮大村集体收入。”

西沟村2

崆峒镇西沟村依托崆峒山景区、崆峒古镇资源优势,坚持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整合东西部协作、省级旅游专项资金,积极培育餐饮民宿产业,一体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主题鲜明的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带动周边18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形成了旅游带动农业,农业反哺旅游的“双赢”模式。

崆峒镇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学说:“西沟村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大力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络绎不绝,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村庄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西沟村1

今年以来,崆峒区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延链聚合、集群发展效应持续释放,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及规模化养殖小区等项目快速推进,“种养循环”串起生态农业产业链,特色产业发展遍地开花,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持续升温......乡村振兴的新愿景正在脚踏实地地探索与接续奋斗中,一步步成为现实。

站在新的起点上,崆峒区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踔厉奋发进、阔步前行,以一份份发展的“高分答卷”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记者:胥蕾 张译心 朱越)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