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走在振兴路上的米谷川村
2023-12-19 09:39:14 来源:甘肃农民网

天水市甘谷县金山镇米谷川村驻村干部 赵晶

初冬时节,走进甘谷县金山镇米谷川村,只见错落有致的新居,整洁的村庄环境,村民们朴实的笑脸,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带领和驻村工作队的配合下,米谷川村积极打造集田园观光、现代农业、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发展富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乡村振兴迈出了新步伐。一幅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美丽画卷已在米谷川村徐徐展开。

选好村级领头雁,优化班子结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是基层干部的基本责任担当。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米谷川村班子优化结构,选任返乡创业的致富带头人王国义担任村支部书记,镇上下派干部朱锟为副书记,调整村干部1人,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为村级组织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健全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指导规范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村域内的大小事情通过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主动沟通,做到村“两委”统揽不包揽,与村民集体协商、相互尊重,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村域发展。

补短板强管护,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门口,现在进出方便多了,我们种的农副产品也好运送出去,多亏有了这条路。”说起村上的水泥路村民张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米谷川村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始终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产业路、农村饮水用电、农田整修、村容整治等民生实事问题。目前,全村道路已全部硬化,产业路修到田间地头,农户住房安全与饮水安全率达到100%,自然村动力电、网络实现全覆盖,建成高标准农田885亩。修建乡村舞台1座、硬化文化广场1500平方米,建设文化长廊40米,配齐健身器材,完成改厕200户,拆除残垣断壁11处、空心房17座,建成垃圾分类收集站2处,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

“输血”“造血”并举,培育富民产业

“我们要立足实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米谷川村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打造集种植、加工、采摘、观光农业、特色产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米谷川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义介绍,近两年,米谷川村班子主动作为,以推动乡村振兴为支点,紧密对接中车集团和甘谷县农业农村局,建成4座装配式双膜双保温日光温室3750平方米,钢架大棚10座2800平方米,开展辣椒育苗、种植有机果蔬。目前,带动周边群众60余人就近就业,受益农户达23户,人均增收500余元。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和“贫困户+合作社+电商平台+订单”等增收致富模式,培育“辣椒红了”“金源”“雪农”等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自主经营超市2个,引进推广“芽苗菜工坊”扶贫车间1座,生产芽苗菜、花生菜、豌豆芽、萝卜芽、黑豆芽等绿色有机蔬菜,带动就业120余人,户均增收1500元。

采取“1+3+N”模式,整治人居环境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米谷川村在人居环境治理上创新“1+3+N”模式,即通过1名驻片村干部负责组织所驻片的3类人员(党员、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对所驻片的村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党员、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各带领自发组成的多名村民志愿者组成整治小队负责对自家周边及所划片范围的人居环境开展整治,形成一个村小组若干个网格的划片网格化管理,采取村内户与户之间门前三包情况比较、整治小队与整治小队之间整治效果比较、驻片村干部所驻片与同村其他驻片村干部所驻片整治效果比较“三比较”和村干部、帮扶干部、志愿者三类队伍每周对农户家庭环境卫生状况开展评议打分,镇村两委班子每半月组织人员对各片环境卫生状况开展评议,对公共区域每半个月组织一次专项整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全村保洁整治无死角,为群众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变了村内“脏、乱、差、堵”现象,实现了村庄干净整洁、清爽有序。

(本文为“二十大领航振兴路”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作品)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