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郭丽 朱越 文/图
眼下,正是高原夏菜栽种的大好时机,在崆峒区泾河川的田间地头,广大菜农们抢抓农时,正在紧张有序地栽种今年的头茬西芹。蓬勃发展的高原夏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增收菜、致富菜。
为全力推进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提质、扩量、创牌、增效”的基本思路,采取设施与露地菜并举,复种与春种结合,整合各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用集约化产业化的方法组织生产,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全力打造蔬菜品牌提高蔬菜效益。
高原夏菜。
“这也是我们全区定植最早的一批高原夏菜,4月10日开始定植,预计6月20日左右上市。我们种植的西芹品种特点是株高、纤维少,口感特别好。”宜惠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岳文龙说道。
同样,在花所镇的山药种植现场,村民们三五成群辛勤劳作平土地、挖地垄、下种子,一块块山药种子整整齐齐地“躺在”地垄中……
花所镇副镇长段鑫介绍,花所镇通过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和招商引资,种植“高原夏菜”,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增加土地的投入产出比,不仅增加农户及村集体的收入,还能给农户提供必要的工作岗位,通过打工、务工来提高农户的收益,达到村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目前,花所镇“高原夏菜”种植已初具规模,流转土地1014亩,种植胡萝卜、甘蓝、娃娃菜、西葫芦等菜品,预计年产蔬菜3980吨。辐射带动全镇78户散户种植高原夏菜614亩,推动花所镇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崆峒区整合筹措扶持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和主体投资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自主化经营、绿色化生产,重点支持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发展,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升产业科技水平,推动全区蔬菜产业向集约化、产业化、园区化、规模化发展。今年,全区预计完成蔬菜播种面积9.5万亩,实现产量23万吨,产值6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