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崆峒区:复盘产业链 书写新答卷
2023-12-19 17:29:51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梁璐 文/图

机器轰隆阵阵,是崆峒秋日静谧山塬间属于青贮玉米饲料的交响,也是平凉红牛产业链条的重要“产前”环节……

随着牛犊育肥出栏、进入活畜交易市场,走进屠宰分割生产线、罐头生产线、兰州牛肉拉面生产线,再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一头平凉红牛终于完成了其“产后”使命。

这是崆峒区17个乡镇252个行政村走出的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

崆峒区风力发电项目。

“牛”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已然成“链”,而这仅仅是平凉九大产业链发展成就的一个侧影。

日前,笔者从崆峒区2023年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链重点工作动员部署大会获悉,去年该区九大重点产业链克服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反复的双重压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为了让产业链变强变长,崆峒区推行县级领导分链包抓、牵头部门统筹调度、工作专班集中推进的“三位一体”机制,实施产业链项目88项,完成产值110亿元,实现增加值63亿元。

平凉红牛产业链方面,陇东活畜交易市场、1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10个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全面建成投用;实施“五补两投两奖”牛产业奖补政策,新增肉牛存栏1.1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26.2万头。

生态保护项目。

绿色建材产业链方面,编制完成峡门绿色建材产业园规划,投资5.46亿元,全面建成海螺水泥公司1#窑综合能效提升改造、中建研新世纪建材建研院等12个项目。

设施蔬菜产业链方面,全面推进“一园两带”建设,投资6.2亿元,实施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柳湖镇设施蔬菜基地等项目,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7万亩。

文旅康养产业链方面,投资2.8亿元,建成麻武月明乡村建设示范村、白庙合抱谷农耕文化体验园等15个项目,新建改建旅游公厕10座,更换旅游标识标志、全域旅游导览图13处,全年接待游客74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5亿元。

智能制造产业链方面,投资4503万元,建成天翼云计算中心、虹光电子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等4个项目,红峰机械创新提升、真空快速旁路开关产业化等项目有序推进,红峰机械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新能源产业链方面。

新兴能源产业链方面,抢抓发展窗口期,大力培育清洁能源产业,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区天然气输配等8个项目建成投运,官庄加油加气站、平高智联中心城区充电桩等4个项目顺利推进。

优质果品产业链方面,种植麒麟西瓜2.2万亩,整合528万,完成果树经济林提质增效4000亩、低产园改造500亩、防灾减灾设施建设380亩,成功举办第二届“崆峒苹果”赛园活动。

中医中药产业链方面,投资1505万元,建成白庙、寨河、西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红十字会医院维修改造等8个项目,种植道地中药材7054亩,引进中医中药类紧缺人才9名。

生态环保产业链方面,投资2.97亿元,实施泾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生物氧化塘及河道修复湿地工程、固沟保塬等20个项目,完成退化草原种草2000亩、三北防护林1.2万亩,绿色通道建设83.5公里,退化林分修复1.5 万亩。

光伏发电。

“今年,计划实施九大重点产业链项目180项,总投资199.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9.8亿元。”崆峒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紧盯重点产业链全景图谱,坚持企业、项目、资本、技术、人才并重,制定招商清单,靠实招商责任,紧锣密鼓做好筛选论证、策划包装、对接洽谈、帮办服务等工作,‘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抓好跟踪推进,加快实施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项目。”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