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康县:漫漫帮扶路 悠悠中建情
2023-12-27 15:43:05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唐亚春 文/图

“叔叔,请您转告姜瑞枫阿姨,我这次中期考试年级第四名、班级第三名,我会好好学习,继续努力的!”小娟迫不及待地对张书记说。今年13岁的小娟是康县王坝镇九年制学校七年级的学生,也是中建一局“一对一”资助康县岸门口镇的38名中小学生之一。

从2019年中建一局结对帮扶康县岸门口镇张家河村并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以来,驻村帮扶队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村民们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GetAttachment.png

产销对接  助力产业发展

2023年4月,张家河村迎来了中建集团派驻的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张建锋。他来到村上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前两任书记的工作思路和规划,在他们的基础上,更好更快开展帮扶工作。

2019年年初,中建一局结对帮扶驻村第一书记的重任落到孙玉伟身上,“听村民讲,孙书记刚到村上的时候,自己学种地栽木耳,学会了、种成功了才带着村民成立合作社、一起种的。”张建锋说,“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产业,孙玉伟到任首先抓的就是产业发展,第二任书记杨志接着干,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四年多的时间里,三任第一书记在中建集团和中建一局定点帮扶带动下投资100多万元,发展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大棚33座,西洋大樱桃、白粉桃、李子林果产业250余亩、中蜂养殖200箱,生猪养殖200余头,农特产品包装加工车间两座,已形成涵盖种植养殖及农特产品初加工为一体的发展产业链。

“今年木耳种植合作社种的木耳采收晾干有3万余斤,土蜂蜜2000余斤。不能光种,还要卖出去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通过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该村木耳种植合作社3万余斤干木耳销售一空,销售额达90万元。截至11月底累计直接销售各种农特产品134万元,实现销售利润15.3万元,为村民进行实物分红6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 40余人就近务工,人均增收4000余元。

“简单地边产边销见效快,但要从长远发展来看,还要不断延长、延伸产业链呢!所以今年新建了480平米高标准农特产品包装加工车间,已经投入包装生产,别小看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那价格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在中建一局帮扶的张家河生产车间里,张建锋给笔者介绍了车间功能划分、布置,并计划新建厂房发展板栗碳化脱壳加工生产线一条,进行板栗脱壳代加工,这条生产线可实现村中剩余留守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次,预计村民可累计增收20余万元。在中建集团及中建一局的持续帮扶和他的带领下,张家河村正在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

GetAttachment (1).png

资助研学 注重人才培养

为改善岸门口中心小学办学条件,中建集团多次捐赠电脑、课桌椅、篮球架等教学物资,努力提高硬件水平。每年暑假都会开办假期课堂,由本村在读的大学生担任老师,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还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了作业,增加了知识。

自2019年以来,中建一局总部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个人出资,采取“实地了解 学校推荐”的方式,选出38名中小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帮扶,每年为小学生发放1000元、中学生1250元的助学金,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资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只去过县城,火车、飞机在电视上看过,这次去山东曲阜、孔孟之乡参加中建组织的研学活动,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很激动、很兴奋!飞机起飞的时候既恐惧又兴奋,在天上飞的时候就像小鸟一样……”岸门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悦给笔者讲述了参加研学活动的经历。

“之所以出资十几万组织岸门口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学生到山东搞研学活动,就是家访中了解到好多孩子几乎没出过远门,让他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奋发的热情,我觉得很有必要。”张建锋说出了搞研学活动的初衷。

GetAttachment (2).png

暖心关爱  助推乡风文明

“今年中秋节的时候我和镇党委政府一起,组织村里99个60岁以上的老人在‘乐龄之家’过中秋、迎国庆。活动中看到那些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开心、快乐的样子,我也很高兴。”说起开展这些活动的情形,张建锋似乎还沉浸在当时欢乐中。

“乐龄之家”是中建一局在岸门口镇帮建的老年活动中心。张建锋来了以后,不仅依托“乐龄之家”解决老年人的烦心事、揪心事、更给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他们利用中建一局提供的5万元行为公益金,购置村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做奖品,开展了“三亮一做”行为公益活动。每个季度对全村家庭环境卫生优秀的村民给予实物奖励来激发大家参与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的积极性。

“中建一局派驻的这三位第一书记,个个都很优秀,和村民相处很好,村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张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梁广对笔者说。2023年11月,张家河驻村工作帮扶队被甘肃省乡村振兴局授予“甘肃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荣誉;张家河驻村工作帮扶队2023年6月被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定为康县唯一一个省级驻村帮扶“抓点示范”示范点。

“产业发展了,邻里和睦了,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想要让张家河村更好、更快、更长远发展,人才是关键,接下来我在任的一年多时间里,要进一步聚焦康县优势,持续深化产业帮扶、教育帮扶,这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张建锋说。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