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康县寺台镇:“民事直说+”激活乡村善治新活力
2024-01-16 10:18:26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刘雅倩

自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推行以来,康县寺台镇积极探索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机制,以“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为主导,以有效解决矛盾问题为关键,以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为根本,全镇推行“民事直说+”模式,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用心用情解决诉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GetAttachment.png

民事直说+基层党建 增添治理新动能

  “村民大多都沿河居住,村上没有公共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材,孩子们没有地方玩耍,天天往河里跑,家长们实在不放心,能不能建一个供大家健身娱乐的场地啊?”康县寺台镇河口村民事直说委员会在每月“固定说事日”了解到群众诉求后,迅速召开会议,回应群众关切,利用村集体经济积累,组织全村党员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硬化了一块空地,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夕阳西下,老人们在广场上锻炼身体,孩子们在此追逐嬉戏,妇女们闲话家常……共同绘就了一幅幸福和谐的画卷。

   社情民意“早掌握”、群众诉求“及时通”、发现问题“快解决”,“民事直说”搭建起了干群沟通互动的“连心桥”,党员干部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把实事办到了群众需要处。河口村修建健身活动广场是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的一个缩影。康县寺台镇13个村因地制宜设置了“村民说事室”“党群议事会”“心愿墙”等,将“民事直说”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在每月“固定说事日”上,镇村干部、党员群众齐聚一堂、共话发展,现场收集民意,讨论村级发展、服务群众等重要问题,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逐渐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GetAttachment (1).png

民事直说+乡村振兴 凝聚人心促发展

民事直说会不仅是问需群众的平台,更是问计于民“商讨会”。2023年,康县寺台镇田坪村以“三个共同”机制创新为契机,以实施撂荒地整治为抓手,在土地里做“文章”,在撂荒地上建成了百亩西瓜产业园,创新推出“田坪西瓜”特色产业品牌,在全县独树一帜,蹚出了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同时整合村社干部,留守三类户、低保户,公益性岗位等46人组成农业生产队在西瓜园内务工,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仅去年一年,百亩西瓜产业园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农业生产队分红8万多元,人均增收1740余元。

寺台镇剪子村党支部书记张仲彪在走访收集民意时了解到,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土地大面积撂荒、群众粮食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传统种植收益不高等问题后,迅速召开民事直说委员会议商讨发展出路,通过倾听民意凝聚共识,在镇党委、政府帮助支持下,决定成立农机服务队破解村级产业发展难题,改变传统农业耕种模式,提升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剪子村农机服务队目前有挖掘机、小型微耕机、小型犁地机、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6台次,累计培养农机技术员16人,吸纳在家闲散劳动力40余人。截至目前,助农收割小麦800余亩、深耕土地650余亩、开挖土石方、拆除危房等累计工作700小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同时,为发展壮大农机服务队伍,在全镇乃至更大范围内提供撂荒地整治、土地代种、农作物代收等有偿农业服务,该镇杨湾村成立了“好日子”农机服务队,截至目前,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GetAttachment (2).png

民事直说+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杨湾村民事直说委员会成员刘文在走访时了解到,七房坪社的村民们希望把漫水桥改造成便民大桥。经议事会讨论通过后,康县寺台镇党委、政府奔走协调项目,一年后,便民大桥横卧河面,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民事直说听民意,服务群众零距离。康县寺台镇党委、政府在了解到部分村社地处偏远,快递配送无法到村到户的难题后,第一时间将此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田坪村率先开展“寺小递”志愿服务,主要针对农村特殊群体提供收取快递和网上购物指导、送医送药、生活用品代购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配送服务260余次,服务群众580多人,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收寄快递的愿望,有效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寺小递”服务项目还荣获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二等奖。

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有效作用。截至目前,通过“民事直说”机制,康县寺台镇共收集各类问题358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件,帮办实事106件。下一步,该镇持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建引领,兴办好事实事、化解矛盾纠纷,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