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大暑的味道
2025-07-22 10:02:14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彭胜发

大暑的天,像一口烧透的锅,热烘烘地扣在头顶。万物在这锅底蒸腾着,各自散发出不同的气味,搅和在空气里,搅成一股子复杂又浓烈的味道——那是大暑独有的味道。

天刚亮,田埂上的露水还没褪尽,泥土腥气便先钻出来了。那是被一夜暑气焖透了的土腥,湿漉漉、沉甸甸的,混着草根茎叶沤出的青涩气,从脚下松动的地皮里丝丝缕缕往上冒。农人下地,赤脚踩上去,脚趾缝里立刻塞满了凉腻的黑泥,那股子浓郁的土腥便更真切地贴着皮肤。

日头一爬高,威力就显出来了。草叶蔫了,耷拉着。田埂被晒得发白,踩上去硬邦邦的,腾起细小的灰。人在地里,脊背对着毒日头,汗水便开了闸。汗珠先是密密地布满额头、鼻尖,再汇成小溪,沿着晒得通红的脖颈往下淌,滑进粗布汗衫的领口。汗衫早就湿透了,紧紧贴在背上,颜色深了一大片。汗味儿也出来了,不是难闻的酸馊,是咸的、热的,一种带着体温的、劳作的气味。汗珠砸在脚下晒得滚烫的泥土上,“噗”地一声轻响,溅起一点微尘,那咸涩的汗味儿瞬间就被泥土贪婪的腥气裹挟、吞没,混成了一股分不清彼此的气息。这便是“足蒸暑土气”的滋味,汗水与泥土在大暑的日头下最直接的纠缠。

晌午归家,灶间烟火气正浓。柴禾在灶膛里噼啪作响,新麦面贴饼子的焦香混着蒸腾的水汽,直往鼻子里钻。揭开锅盖,一大股白气猛地涌出,带着粮食最朴实的暖香。案板上,刚摘下的香瓜还带着瓜蒂,青皮滚圆,被井水洗过,水珠亮晶晶地缀着。一刀下去,“咔嚓”脆响,那清甜的瓜香便毫无遮拦地爆裂开来,水灵灵的、带着点青藤的生鲜气,一下子冲淡了灶火的烟熏火燎。咬一口,脆甜多汁的瓜瓤落进肚里,那凉丝丝的甜香顺着喉咙往下滑,是暑天里最爽利的一股味道,瞬间压住了五脏六腑的燥热。

午后,风也懒了。偶尔一丝风过,带来的气味也黏稠。若是路过村口的荷塘,那风里便夹带了荷叶的清气,还有水汽的微腥。荷叶阔大的叶片被晒得有些卷边,那香气不浓烈,却极有韧性,幽幽地浮在闷热的空气里,像一缕若有若无的凉意,勾着人。这便是“荷风送香气”的意境了,虽无竹露可滴,这清荷之气也足以稍解烦襟。

黄昏时分,晒了一天的地面开始回吐热气。路边野草、篱笆上的牵牛花,甚至老屋的土墙,都蒸腾出被阳光烘焙过的、干燥微暖的气息。炊烟升起,各家各户饭菜的味道也飘散出来,油盐酱醋、葱蒜爆锅的辛香,混着谁家煮绿豆汤的微甜豆香,在巷弄里交织流淌。空气仿佛成了一个大筛子,筛滤着一天里积攒下的所有味道:泥土的、汗水的、草木的、食物的……它们不分彼此地交融着,沉甸甸地悬浮着,吸一口,便是满满当当的烟火人间。

大暑的味道,是泥土腥气混着汗水的咸涩,是灶火焦香撞上香瓜的清甜,是荷风清气缠绕着烟火浊气。它浓烈、复杂,带着日头焙烤过的焦灼,也藏着万物生长的生猛。这味道不精致,却厚实,是滚烫大地吐纳的气息,是庄户人家日子的底味。吸一口这样的空气,便知道,夏天正实实在在地活着,在每一寸被晒烫的土地上,在每一个毛孔蒸腾的热气里。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