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牛启坤 张平安
盛夏的清水县,山野葱茏。在秦亭镇百家凤凰山汉麻种植产业示范带,成片的汉麻植株沐浴着阳光,挺拔茁壮,翠绿的枝叶随风摇曳,宛如一片起伏的绿色海洋,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今年以来,秦亭镇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着力打造汉麻产业龙头乡镇。紧紧围绕全镇‘两域两路’产业布局,突出示范带动,构建店子、百家、年庄等8个示范片带,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引领、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带动全镇种植汉麻达到25167亩,预计全年汉麻产量可达8000吨以上,实现产值1800万元。”秦亭镇副镇长田振夏说。
走进位于刘峡村的甘肃盛裕达汉麻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汉麻加工厂,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有序。打麻厂房内,粗壮的汉麻秆经过现代化设备的处理,被迅速分离成长短不一的优质纤维。另一边的麻鞋生产车间内,缝纫机有节奏地嗡鸣,工人们指尖翻飞,熟练地将处理好的汉麻纤维与鞋底精准粘连缝合,空气中弥漫着麻纤维特有的清香,一双双质地坚韧、透气舒适的麻鞋逐渐成形。
成片的汉麻长势旺。(资料图)
“我们加工厂去年年底投产运营,目前我们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2条,每天可加工汉麻30余吨,截至目前,我们加工厂已经加工2500余吨,其中汉麻长麻产出250余吨,短麻300余吨。”甘肃盛裕达汉麻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营经理周亚介绍。
产业的兴旺直接惠及当地百姓。自投产以来,打麻场已为周边村庄的100名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42万元,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我去年自从汉麻加工厂建成之后就一直在这边务工,每天能挣100元,离家近还能补贴家用。”刘峡村务工群众赵爱芳说。
秦亭镇的实践正是清水县整体布局汉麻产业的生动缩影。清水县紧盯打造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的目标,以秦亭为核心打造汉麻产业高地,着力构建“上游种植—中游加工—下游延伸”的完整产业链。上游在秦亭建成万亩汉麻种植基地并推广多品种试验田,夯实原料基础;中游以盛裕达等项目为枢纽,实现“当地种植、当地收购、当地加工”,高效转化;下游积极引进麻油制作、纤维提取、生物燃料、脱胶及麻纺织品精深加工企业,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从沃野田畴的连绵绿浪,到现代化车间的机器轰鸣,再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点开花,清水县正以汉麻为笔,在绿水青山间奋力书写着产业兴旺、富民强村的新篇章。这条贯通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链,已成为驱动清水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