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集市遇上婆媳互夸。
“以前嫁女儿收彩礼,觉得是面子,仔细想想,这就是给孩子们的新生活添负担啊!”在近日白银区四龙镇四龙村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专题会上,村民杜成玉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引发全场共鸣。
会议通过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典型案例剖析,让大家直观看到高额彩礼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对相关政策的深度解读,为村民们指明了移风易俗的方向;现场问卷调研,更充分倾听了民意,既接地气又有实效。如今,这场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生动实践,正从四龙村的田间地头向全区广泛铺开,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四龙镇党委副书记张阳说:“四龙镇高度重视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工作,围绕工作目标精准施策,重点抓责任体系,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开通举报电话,以‘清单+闭环’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将抵制高额彩礼纳入村规民约,明确礼金标准,要求党员干部婚嫁事项提前报备承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宣讲,选树‘零彩礼’‘低彩礼’典型,在评优和就业上给予政策倾斜;聚焦产业发展与移风易俗,通过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健全养老保障,从根源上遏制高额彩礼现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四龙镇以自创小品、歌曲的文艺形式倡导新风的同时,其他乡镇也纷纷亮出实招,强湾乡、武川乡、水川镇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召开专题座谈会、组织村干部入户征集意见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婚俗改革政策;王岘镇、纺织路街道组织青年志愿者成立婚俗新风宣传队,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形式开展宣传。目前,全区各乡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移风易俗新路径,共同勾勒出一幅兼具地域风情与时代温度的文明新画卷。
据了解,白银区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全区5个乡镇、12个行政村,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摸排农村彩礼现状、婚俗流程及隐形彩礼问题,精准掌握基层实情,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奠定坚实基础。针对调研发现的“人情债”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将在6月底前推出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对各类隐形彩礼项目进行系统规范,同步推进村规民约更新行动,确保7月底前形成务实管用的约束规范。
白银区委社会工作部干部宋娇娇说:“高额彩礼让不少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民政、妇联等单位,构建‘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发挥红白理事会全程监督作用,规范婚丧事宜操办;组织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入户宣讲,传播文明理念;在各类宣传平台开设专栏,营造浓厚氛围;通过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彩礼上限。我们要让文明简约的婚嫁新风深入人心,真正为婚姻‘减负’,为幸福‘加码’。”
从村头院落到政府机关,从群众自发实践到制度规范引领,白银区正以“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的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这场破除陈规陋习的攻坚战,不仅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文明动能。(来源:甘肃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