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王璟 文/图
时下的凉州区永丰镇,温室大棚内,制种番茄、辣椒等作物管护正忙,绿意盎然间孕育着丰收希望;露地田野上,娃娃菜、辣椒等蔬果长势正好,连片成景中透着增收底气。从盘活一座大棚到培育一个产业,从单个示范点到全域协同发展,永丰镇正以产业发展的蓬勃动能,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稳步前行。
凉州区永丰镇露地蔬果长势良好。
朵浪村集体经济产业园,是永丰镇盘活闲置资源的具体实践。该产业园位于永丰镇朵浪村七组,占地35亩,由15座旧日光温室改造而成。过去,这些温室长期闲置,影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如今,村里依托“党建引领、资金整合、村企共建”模式,村“两委”班子积极作为,联合周边4个村整合集体资金64万元,引入有种植经验的企业投资56万元,将这些闲置温室改造成集育苗、制种、种植于一体的产业园。
改造后的产业园交由种植企业经营,重点发展西红柿、辣椒等高附加值作物的育苗、制种、种植。目前,产业园已完成西红柿、辣椒育苗20万株,不仅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可复制的设施农业样板,更让“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
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内种植的辣椒。
“在这里干活,能学到好多新的种植技术,我就盼着我们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我也能一直有活干,多挣点钱。”朵浪村村民董萍说。
在设施农业稳步推进的同时,永丰镇露地种植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拓宽了乡村振兴路径。毛沟村的娃娃菜待采收,朵云村的大蒜田孕育希望,永丰村310亩辣椒田则如绿色海洋,串串果实预示着可观收益,这些特色种植示范点的兴起,得益于永丰镇立足资源禀赋、深耕“党建+产业”模式。
村民在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内务工。
永丰村辣椒种植示范点是全镇首个露地辣椒规模化种植项目,由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联合7个村集体投资并吸纳社会资本,形成“村集体+多村联动+企业”合作格局。村党支部依托当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实现标准化运营,既降低农户风险,又让村集体找准定位,带动群众增收。
凉州区永丰镇政府副镇长蔡天骄表示,今年以来,永丰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建成100亩以上浅埋滴灌小麦示范点6个、千亩以上优质高产玉米示范点8个,同时大力发展露地蔬菜种植,建成永丰村辣椒种植示范点、毛沟村娃娃菜种植示范点和朵云村大蒜种植示范点,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实现经营主体、村集体和农户增收的多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