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刚劲的武术招式遇上柔和的养生之道,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5崆峒武术大会给出了精彩答案。
这场“武林大会”不仅是一次武术技艺的切磋比拼,更是一场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康养理念的深度融合。
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名家、养生专家和游客齐聚一堂,在拳脚生风间感受武术魅力,在药香氤氲中体验养生智慧,共同见证平凉“武术+康养”文旅新业态的蓬勃生机。
武动崆峒 养润身心
三伏时节,在崆峒山脚下,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养生功表演拉开了武医康养体验活动的序幕。身着传统服饰的武术名家们动作舒缓而有力,一招一式间尽显中华养生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个动作能够舒展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尤其对心脏养护有积极作用。”专家一边演示,一边向观众讲解动作要领。许多游客纷纷跟随模仿,现场氛围热烈。
华东师大柔力太极球的表演同样引人注目。色彩鲜艳的太极球在表演者手中轻盈舞动,与柔美的太极拳动作完美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柔力太极球结合了太极拳的柔和与球类运动的趣味性,能有效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适合各个年龄段。”专家现场邀请观众体验,大家在互动中感受这项运动的独特乐趣。
崆峒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刚猛有力、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只见传承人和弟子们身形矫健,拳脚生风,一招一式尽显崆峒武术的精髓。
“套养生拳注重内外兼修,通过调节呼吸和身体的运动,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潜能,增强免疫力。”观众们被崆峒武术养生拳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武承古韵 养生有道
武术展示、康养体验、武医义诊……在崆峒山,武术爱好者与游客亲身感受中华武术与传统医学交融的神奇魅力。
“崆峒山慕名已久,这里不仅是武术圣地,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忽雷太极拳传承人、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副院长张长念此次专程带着儿子前来参赛。
武术的传承不仅强身健体,更有助于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太极拳不仅是运动,更是传统文化的身体表达。”张长念说。
“崆峒杯”大会不仅展示了崆峒派最具代表性的奇门兵器,还向游客传授了崆峒养生拳法。
“武术与医学结合,既能展现武术的美感,又能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崆峒派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陈虎介绍。
医武融合 康养兴业
“这次武术大会不仅展示了崆峒武术的独特魅力,更让传统医学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甘肃医学院皇甫谧针灸学院院长刘君奇表示。大会期间,众多武医名家齐聚平凉,为市民游客提供专业诊疗服务。
甘肃省名中医张定华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史晓伟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武医结合的优势,实现‘治未病、强体魄’的健康目标。”这一理念得到现场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
在武医义诊,非遗展馆区,平凉各地的康养文化特色得到充分展示。
在华亭展馆,药香扑面而来,独活、大黄、当归等道地药材琳琅满目。“‘华亭大黄’‘华亭独活’‘华亭核桃’均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华亭市文旅局工作人员李彦丽介绍。
灵台展区则重点展示皇甫谧针灸文化。针灸铜人、各类艾灸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温针灸疗法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效果显著,每天有百位游客前来体验。”针灸医师周志锋说。
一招一式展武学精粹,一山一道蕴康养真谛。
从崆峒八宝茶的“饮养之基”,到华亭药材的“本草之源”,再到灵台针灸的“经络之术”,平凉通过“武术+康养”模式,向全国递出了一张独具特色的“平凉康养”名片。
下一步,平凉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武术、医学、养生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