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丹雄 李童晖 文/图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近日,静宁县雷大镇的早熟苹果进入采收期,清甜果香随风弥漫,田间地头尽是忙碌的身影,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走进雷大镇下马村,层层梯田式的果园缀满红果。一颗颗鲜红饱满、圆润透亮的苹果压弯枝头,犹如盏盏灯笼,映亮秋色。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搬运、装箱,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张张笑脸写满丰收的欢欣。
果农采摘苹果。
“我家10亩果园里,有3亩是早熟品种,这两天刚卖完。”下马村果农李堆万说,“今年价格好,一斤能卖6元,早熟的3亩就卖了9万多,心里踏实多了。”
目前,静宁县早熟苹果销售呈现出“优果优价、好果畅销”的良好局面。这批提早上市的苹果不仅帮助果农抢占市场先机、获得可观收益,更通过延长静宁苹果的产销周期,有效增强了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苹果装箱。
“雷大镇现有早熟果园6000亩,从采收情况看,今年全镇苹果产量预计可达6.6万吨,产值超过4.2亿元,人均果品收入有望达到1.6万元。”雷大镇党委副书记刘凯琦介绍,“早熟品种上市后,我们将着力加强中晚熟果园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确保全年增产增收,让更多果农依靠苹果致富。”
雷大镇果园。
近年来,雷大镇以“提质增效创牌”为主线,围绕建设“优质苹果大镇、乡村振兴示范镇”目标,深耕苹果产业促增收,建成万亩山地果园示范带,实施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品牌提升“三大工程”,并推行行政、技术双包责任制及三级包抓机制,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静宁县将持续发挥黄土高原苹果黄金产区的地理优势,优化早熟品种结构与种植配比,通过新品种选育、提质技术推广、品牌培育等举措,让苹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