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康县大南峪镇:“党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9-10 11:59:11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肖宇皓 张彩红

今年以来,康县大南峪镇紧扣农业发展实际和村级治理痛点难点,以抓实农区党建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抓手,立足镇情实际,聚焦特色产业,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积极探索“农区”基层党建新路径,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党建+和美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南峪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抓手,紧紧围绕“十聚焦十美丽”的工作方针,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镇焕发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崭新活力。

为全面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康县大南峪镇以“十聚焦十美丽”为整治方针,对全镇十大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清理,实现“清脏、治乱、提质、固本”的整治效果,让大家认识到环境育人,环境化人,环境留人的重要性,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添力。

为破除传统农村发展困局,探索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模式,该镇聚焦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采取“开放包容+招商引资”的方式,远赴山东、上海、湖北、青岛等地学习先进技术,并向周边陕西略阳及市内成县、徽县、武都等地交流成功经验。今年4月,成功举办了2025年农旅融合招商引资推介系列活动,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其中,智能化养蚕项目已投入运行;绞股蓝联村共富涉及5个村项目已形成雏形;全国魔芋示范育种基地项目正在洽谈。并通过电商平台大力宣传推销大南峪镇地道金稻穗富硒大米、金稻穗菜籽油、荞凉粉、食用菌等优质农特产品,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党建+产业融合”筑牢产业发展“新阵地”

大南峪镇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立足特色产业,大力推行产业链党建联建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建成智能化蚕桑基地。党支部牵头联系技术专家、对接市场需求,党员示范户带头应用新技术,今年,该镇养蚕300多张,每张净收益4000元左右,带动70多户农户增收。

依托“村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南峪镇深耕“油稻两熟”基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陆续推出金稻穗大米、金稻穗菜籽油等系列产品,增加附加价值,今年该镇水稻预计产量96万斤左右,产值约280万元,受益群众达到290多户;依托魔芋完整产业链加工厂,该镇积极推动魔芋产业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今年,全镇种植魔芋已达1000亩,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务工、魔芋种植及套种等方式,累计带动周边8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党建+基层治理”培育和谐友善“新风尚”

大南峪镇创新治理载体,推广“周末说事日”“田间议事会”等接地气、聚人气的协商议事平台,让群众“有地说事、有法议事”;不断调整优化网格设置,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全力推动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走深走实,常态化收集群众诉求、精准化解决群众问题。截至今年9月,收集群众“困难事”121件,办理100件,调解矛盾纠纷68起,群众满意度超过95%。

该镇深入开展“党员传家风、乡贤树新风、模范带民风”主题活动,配合党建引领移风易俗工作,建立并严格执行农村党员、村组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承诺制度,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引导广大群众摒弃旧俗、拥抱新风。将移风易俗治理情况纳入村级考核,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和美大南峪的新名片。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的文明乡风在大南峪的热土上蔚然成风,百姓负担切实减轻,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康县大南峪镇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精细化、体系化建设,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堡垒。

责任编辑:杨万明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