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强县域 促提升】景泰:盐碱地变“海鲜仓”
2025-09-18 10:08:08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卢昌来

金秋九月,白银市省景泰县五佛乡水产养殖基地喜迎南美白对虾丰收。曾经被视作“种啥都难长”的盐碱地,如今华丽转身为产出鲜活“海鲜”的“聚宝盆”,一尾尾壳薄肉嫩、活蹦乱跳的对虾跃出水面,绘就出丰收图景。

9月初,养殖基地内一派繁忙。养殖户们齐聚塘边,撒料、布网、收网,动作娴熟。随着渔网缓缓收紧、拉出水面,晶莹透亮、活力十足的南美白对虾随之涌现。“今年我们投放了200万尾虾苗,养殖规模约100亩。现在开始陆续出虾,预计这个塘能收获5000斤左右。”景泰晋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晋成介绍道。得益于对盐碱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里产出的对虾品质上乘,具有壳薄肉嫩、味道鲜美、含钙量高的特点。

成熟的养殖技术保障了南美白对虾的品质逐年提升,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兰州、白银等地的海鲜市场和超市订单纷至沓来。“目前我们每天向兰州市场供货500到1000斤,同时也供应白银的海鲜市场和超市。”周晋成补充道。

这份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景泰县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组建专门团队,从虾苗选育、水质调控到病害防治全过程指导养殖户,成功攻克了盐碱水养殖的难题。“今年我们优化了技术,投苗时间比往年提早了半个月,目前对虾长势喜人,打样规格达到每斤35头。”景泰县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葛文龙表示,“后续还有一个月的生长期,预计最终规格可达每斤20头左右,亩产量约600斤。”

近年来,景泰县立足本地实际,变废为宝,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大力发展盐碱水特色养殖业。通过引进南美白对虾等优质品种,并持续改良养殖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成功将昔日的“不毛之地”转变为充盈的“海鲜仓”。未来,景泰县将继续优化技术体系,扩大特色水产养殖规模,让更多盐碱地成为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地”。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