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
“第一次吃到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劲道好吃!”
“看皮影戏让人充满好奇,仿佛光影里不断有故事走出来。”
……
9月20日,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同步举办的技能展示交流、绝技绝活展演活动现场,甘肃展馆前人潮涌动,排起长队,热闹非凡,吸引了郑州市民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技能人才驻足参观。
兰州牛肉面——
国赛上品味“正宗味道”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美食之一,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是一碗面食,更是兰州的文化符号。
9月19日至23日,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甘肃技艺展馆内,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面这张中国美食名片再次绽放光彩。
“走上国赛的兰州牛肉拉面,早已不只是一碗面。”甘肃兴陇职业培训师、兰州牛肉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兴国的这句话,道出了这碗面香飘世界的初心。
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揉;拉面技艺可拉制大宽、韭叶、二细、毛细等十余种形态;以牦牛肉、牛骨及30余种香料文火熬制8小时,汤清味醇……甘肃展馆旁,美食爱好者们沉浸式地聆听周兴国的讲解。
这份吸引力的背后,是每一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美食的执着与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也沉淀了深厚的甘肃文化底蕴。
“如今,海外兰州牛肉拉面店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拉面师傅灵动的双手在面团上游走,从穿针的毛细面到宽厚劲道的大宽面,变化之间展现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热爱,让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绽放独特光彩,也使更多外国友人爱上这来自中国西北的独特味道与深厚文化。”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梁顺俭说。
目前,以“金味德牛肉拉面”为核心品牌,已在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国家创办兰州拉面“培黎工坊”。自2008年起,金味德着力打造中式快餐国际连锁品牌,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注册商标。
道情皮影戏——
“豫”见光影里的“双非遗”
“一口唱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句俗语生动诠释了环县道情皮影戏的魅力。
源自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沟壑梁峁间的这门千年古老艺术,近日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展演现场,依然闪耀着独特光芒,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观赏。
“环县道情皮影是‘制作技艺+表演艺术’的双非遗传承。”环县皮影老艺人张治文说。
环县皮影的制作堪称一门绝技。“刻皮影要懂戏,不懂戏就刻不出神韵。”张治文介绍,一根牛皮变成皮影需经20道工序:选用上等秦川牛皮,经过泡制、刮脂、阴干后,得到薄如蝉翼的皮革原料;雕刻时要用到十几把不同形状的刻刀,后续还要雕镂出精细入微的图案。
道情皮影戏的唱腔融合了当地方言特色,高亢激昂中带着黄土高原特有的苍凉与豪迈。前台艺人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独特的“吼唱”方式演绎故事;后台乐队则以二胡、板胡、笛子等乐器伴奏,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白色幕布,昏黄灯光,艺人十指灵动间,影人仿佛被赋予生命,演绎着千百年的历史故事。
“几块皮影,两三根竹棍,就能演绎出神入化的故事,太神奇了,值得一看。”河南游客陈珍珍赞叹道。
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国内舞台,从古老技艺到现代文创,环县皮影用光影诉说着中国故事,传递着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