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县阳坝镇的茶农们已经开始春茶管理。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盼盼
陇西 春耕备耕正当时 蔬菜大棚生产忙
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康应祥 何宝玲)立春过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陇西农村田间地头多了许多忙碌的身影,新一年的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为农业产业丰收打好坚实基础。
走进陇西县文峰镇三十铺村圣女果大棚内,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象,菜农们正在小心翼翼地给圣女果授粉和整枝打杈。这是圣女果在当地首次引进种植,所以无论是大棚温度掌控,还是日常田间管理,每个步骤菜农都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据介绍,该圣女果品种具有果型小、糖度高,口感好、脆皮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预计亩产能达到7到8万元左右。
在陇西县文峰镇三十铺村种植户董三九的黄瓜大棚内一片绿意葱葱,一排排整齐的黄瓜架子上挂满了鲜翠可口的黄瓜,到处散发着黄瓜的清香,董三九穿梭在其中忙的不亦乐乎,从去年11月开始定植,经过多次灌溉、施肥、授粉等一系列程序,在董三九整整两个月的精心种植下,目前黄瓜已经迎来丰收上市。
董三九告诉笔者:“今年收成特别好,到现在将近2个月时间卖了两次了,两次收入还可观,每斤价格3块多,一次能卖个200多斤,这个品种黄瓜树长势也好、黄瓜也繁,我们经常在大棚里面劳动,尽量地种好,收入就好一点。”
人勤春来早,董爱红是有着几十年大棚种植经验的种植“老手”,大多数时间她都在番瓜大棚里忙碌,赶在年前,让今年的番瓜卖了个好价钱。
“好着呢,我种了好几年番瓜,今年的番瓜已经种两个多月了。当时年前的价钱特别好,2块多后面涨到3块多,我现在一天的工作就是缠瓜藤,隔一天摘瓜,每天平均能采80到90公斤。”董爱红说。
玉门 按下“备耕键” 科技来帮忙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谢欢
“老师,麻烦您待会去我的棚里看看蔬菜长得咋样?今年国家有啥政策?您给出出主意,我们种点啥好?”2月7日,在玉门市柳河镇红旗村,前来指导农户开展春耕工作的市林果专家洪平被村民团团围住。
面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洪平一一回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还没有出来,但是我已经将购买农资的注意事项、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等农业相关技术发到了微信群,你们有空了学习学习。”
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玉门市开始进入春耕备耕时节。玉门市农业农村局早谋划、早部署,一边组织力量做好春耕生产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调供储备工作,一边派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开展培训、整地、育秧等工作,让科技为全市春耕备耕按下“快进键”。
“洪平老师讲的课大家很爱听,一会用图片做示范,一会又放视频让我们看,大家听得很明白,这些年多亏了他的指导,我的韭菜种得越来越好。”柳河镇二道沟村韭菜种植户翟新源说。
自1月下旬起,玉门市就组建农业科技讲师团奔赴各乡镇开展农业科技知识讲座,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详细讲解农艺、家禽繁育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科技知识,农户不仅能随时与科技人员进行互动,还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将遇到的难题与科技人员进行电话沟通。
同时,玉门市通过调查掌握全市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等物资量,进一步加快春耕物资的下摆进度,并号召各乡镇加大农机具检修力度,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保证春耕生产。玉门市农业部门还将抽调玉米、蔬菜、中药材等方面的技术骨干,成立专项技术服务组,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静宁 不负好春光 果园农事忙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芳艳
“随着气温回升,天气转暖,果树将开始萌芽、抽梢、开花和结果。春季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开始活跃的时期,春季果园管理直接影响当年果品产量和质量,因此,做好春季果园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静宁县果业专业技术人员温有福正在该县四河镇王河村的一块果园里,对前来参加培训的果农讲道。
不负好春光,农时催人忙。连日来,静宁县林草局果业专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利用春节后农闲时节,与各乡镇紧密配合协作,深入田间地头,掀起了春季果园管理工作的热潮,为今年全县果园丰产增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现场果业技术人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严格按照“因树修剪,随树造形”的技术要点,根据果树密度、树龄和树势,规范开展修剪、拉枝、病虫害防治等果园管理知识培训。在互动环节,专业技术人员为果农答疑解惑,使果农对果树管理要点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为果园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我认真聆听技术人员的讲解,回去之后按照他们的规范要领,精心管理好果园,争取种出好果子,卖上好价钱。”四河镇王川村果农王百树信心满满地说道。
新年新气象,奋进正当时。苹果产业是静宁全县上下连续40年不变调、不动摇培育而成的支柱产业,尤其该县在新模式栽培、产业链延伸、经营主体培育、销售市场开拓等方面下足功夫,切实把静宁苹果品牌举得更高、打得更响,持续长久地造福全县人民。
“我们将立足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实际,提早统筹谋划,加强组织领导,严把技术规程,强化培训指导,扎实推进当前果园管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静宁县果业办主任贾军平表示。
靖远 秸秆离田正当时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魏力梅 滕泽惠
春回大地,农时催耕。秸秆离田是春耕生产前的必要工作,为加快秸秆打包离田进度,靖远县围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想办法、找出路,通过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等利用模式,有效破解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顽疾”,全力推进秸秆离田工作,确保农民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在糜滩镇胜利村玉米田内,机械轰鸣此起彼伏,农机人员熟练地操作着打捆机,将散落在田间的秸秆捡拾、粉碎、打捆,整齐地摆放在地头。随后,由拖拉机拉运至养殖场或肥料厂,进行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
“以前我们田里的秸秆就焚烧了,确实也污染环境,秸秆回收打捆之后,我们可以喂牛羊,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的难题,也保护了环境。”糜滩镇胜利村村民杨永银说。
“废料”变饲料,秸秆摇身一变成了宝。打包离田的秸秆,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靖远县糜滩镇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将回收的秸秆用于畜牧养殖、有机肥生产等领域,有效提高秸秆利用率,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糜滩镇副镇长杜全中说:“秸秆集中收储利用,不仅解决了农户处理秸秆的难题,还兴了产业、富了乡亲、美了环境。下一步糜滩镇将加强监管及巡查,加大对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和覆盖密度,守护净土蓝天不停歇,也将继续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实现生态循环和农业的绿色发展。”
广河 农资备足 保障春耕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海界伟 武李博
随着气温逐步回暖,春耕备耕工作也即将拉开序幕,为打好今年春耕生产第一仗,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连日来,广河县提前部署,积极做好农资储备和服务工作,为全县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笔者在县城庄稼汉农业科技公司销售点看到,各类玉米种子整整齐齐堆放在仓库里,货量充足,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摆放在柜台,供农户选择。
“今年我们准备了300多吨种子、50多吨地膜,所有玉米种子已经送到了各乡镇零售店,老百姓可以放心购买。”该公司经理马正海说。
“今年我准备种点玉米,提前买好玉米种子、肥料、尿素、玉米专用肥、磷肥、农药等,为春耕打好基础,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群众马建明告诉笔者。
化肥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春节过后,广河县各农资经销商迎来了销售旺季,在买家巷镇的马志强农资销售店,为了做好各类农资产品储备工作,从去年10月份开始,该店就着手化肥物资调运储备工作,积极落实货源,确定储备量和品种结构,确保货源充足、适销对路、供应到位。
笔者从县农业农村部门获悉,目前广河县储备各类化肥1.2万吨、种子8500吨、农药30吨、地膜1800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在做好各类农资产品储备的同时,县农业执法队也组织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检查、打击假冒伪劣物资等专项行动,保障农用物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