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微风轻拂,阳光明媚,更是怀念故乡的春天。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家乡的小山村总是犹如画境般美不胜收。
站在山坡上,看着杏花开满山涧,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农舍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像一缕缕白色丝带,又像一朵朵白云;正在农忙的人们,把一块块梯田变成了一幅幅四季变换的画卷;还有那乡间小路上打闹不休的小孩子们,就像当年的我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家乡的一切,总是让人恋恋不舍、难以忘怀。
乡情,仿佛风筝上的那根线,牵动着游子的心,让我们不论身在何处依旧心有所属。
魂牵梦绕的故乡,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她的味道。漫山遍野的野菜,挖回家就成了饭桌上的美食;水与蔬菜的结合,在发酵后竟成为清冽的浆水,既是饮料,又是饭食。在女人们的巧手中,浆水变幻出更多不同的花样,有浆水拌汤、浆水面、浆水漏鱼、浆水一锅子……我的最爱自然是浆水面,清淡、解暑,还能减肥,夏天吃一碗,酸爽的浆水,劲道的面条,滑嫩爽口、酸香提神;冬天热热地喝一碗,仿佛瞬间告别了严寒,别提多舒服。尤其是喝了酒之后,胃里灼热难耐,来上一碗浆水或者一碗浆水面,配上虎皮辣子咸韭菜,卤肉或者排骨,那真是提神醒脑、温胃解馋。
在农村,天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喜欢在自家院子里摆一张桌子,用来吃饭喝茶和休息,院子墙角的杏花开得正旺,闻着花香,听着蜜蜂飞舞的声音,饭桌上摆满了妈妈做的饭菜,幸福的样子也许就是这个样子吧!家乡没有城市的繁华喧闹,但有乡村的宁静和安逸,还有从小到大割舍不了的亲情和许许多多一路走来的回忆。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对故乡的那份热爱,那份热爱是终身不变的,历久弥新的,但当时的感觉是再也找不回来的。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记忆,往往是心灵最纯洁无忧的时刻,留存的记忆最为深刻美好。现在的我们已不是当年那个自己,多了几分俗气,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曾经的一切如同梦境一般,我从曾经的梦境中一路走来。
还记得故乡山坡半山腰上有一个土灶台,那是用来秋冬季节野餐的地方,秋收过后,孩子们把遗落在田间地头的玉米和土豆放进小土块垒成的灶台里,把烧红的土块捣塌埋住土豆,最上面一层放入玉米开始烤,那一阵阵扑鼻的香气,总会勾起我肚子里的馋虫。烤好的土豆里面沙沙的,外面满是诱人的焦黄,是我们最好的美味。可惜,那种味道现在再也吃不到了。因为童年已逝,再也回不去了。
故乡情载着在外游子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也载着对童年深深的回忆,漂泊得再远,总要抽空回家看看,陪陪亲人,看看她的风景和变化。哪怕故乡再无亲人,也要回味念念不忘的味道。这,也许就是乡愁吧。
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会站在山坡上俯视着故乡,看那油菜花开满遍地、杏花、桃花、梨花开满山间,挂满枝头;看我想看的景色,忆我心中思念的人,做我童年时最喜欢做的事,在故乡,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