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凝聚奋进伟力 谱写陇原新篇】暖了“里子” 亮了“面子”——陇原乡村振兴蓄势添能系列报道之二
2023-02-21 10:57:57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杨诗卉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杨诗卉

1月31日,正月初十,榆中大地寒意正浓。甘草店镇车道岭村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门口挂着大红灯笼,贴着新春对联,走亲访友的村民们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

走进村民张学梅家,室外天寒地冻,屋里却暖意融融,房间干净整洁,几盆鲜嫩的绿植生机勃勃。印象中,农村房屋取暖都靠房子中间的大火炉,满房子的煤烟味。而张学梅家温暖舒适,一点都闻不见煤烟味,也不见生火取暖的大火炉。

记者环视一圈发现,一排洁白的暖气片顺着客厅的墙边铺展开来,一直延伸到两边的卧室里。“以前每个房间都生炉子,为了省钱还不敢多烧炭,房子里温度很低。现在我们可享福了,屋里能保持20度左右,不仅人舒服,植物也比以前好养活。” 张学梅笑着说。

2022年,省农村能源资源服务总站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村庄示范建设,车道岭村作为试点村积极推进清洁取暖改造项目,让广大村民告别燃煤灰尘烦恼。这个采暖季,该村的24户村民结束了烧煤取暖的历史,全部采用“太阳能+”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清洁取暖模式取暖。“以前烧煤取暖,房间里到处都是煤灰,而且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只有老人在家的时候真不放心,现在取暖方式既安全又环保。”张学梅说。

兰州华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金亮告诉记者,在车道岭村推广的“太阳能+”清洁取暖模式,就是通过一套“光热互补”采暖设备(太阳能光热系统+生物质炉具+太阳能光电系统+暖气片+智能恒温水暖炕),让群众主要依靠太阳能光热取暖,同时解决日常洗浴、热水和水暖炕热源供给问题。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收益弥补了生物质炉具需要的燃料支出和冬季用电费用,真正实现了农户冬季近零费用采暖。

“这套清洁取暖模式既解决了农户吃喝拉撒住的‘里子’问题,也消除了村容村貌的‘面子’问题”,让农户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久。”马金亮说。

张学梅家隔壁的高云平家里今年也用上了太阳能清洁取暖设备。“用了这个采暖设备后,房间不仅干净还宽敞,过年孩子们来了住得也舒心。过去只在一间屋子里烧个火炉,其他两个卧室都填炕,一年买炭就得3000多元钱。用太阳能供暖,三间房都暖和了,连卫生间都有热水,干啥都方便,而且基本上不怎么花钱。”高云平乐呵呵地介绍。

说话间隙,高云平的老伴拉着记者去卧室感受了一把“暖意”。她家的床下面铺设了水暖管,房顶太阳能热水器里的热水通过管道在此流经,整个床都变得暖暖的。“别看现在屋里这么干净,过去可不是这样,以前烧煤,早起倒煤渣、半夜看炉子,麻烦又累人,不仅外头脏,家里落得也都是灰。”高云平的老伴高兴地说。

“可不是嘛,现在不用这么麻烦了,只要动动手指头、按几下按钮家里就热了,关键是啥时候冷随时都可以打开,跟城里人没啥区别。” 高云平忍不住插话。

清洁取暖,一头连着农户冷暖,一头连着蓝天白云。2021年以来,榆中县计划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9015户,已经完成13500多户,剩余农户正在实施改造中。“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探索推广更适合、更优化、更稳定的清洁取暖模式,带动全县各村推进使用清洁能源替代散煤,有效降低碳排放,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让群众享受到清洁取暖带来的便捷与温暖。”榆中县能源办公室主任高虹说。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