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古诗词里杏花闹
2023-03-20 10:58:59 来源:甘肃农民报 作者 江利彬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这是宋代王安石的《北陂杏花》,描绘了杏花艳丽而不落凡俗的形象,那傍水的杏花,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纵然被春风吹落也要飘洒在清澈的春水上,保持洁白无瑕的精神和独绝的神韵。

最早的杏花诗,还属南北朝诗人庾信的,“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暎村坞。烂熳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春天来了,杏花开得灿烂无比,红色的杏花照耀了山村。我折下一些杏花,来招待宾客,配上金色的盘子,十分好看。“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唐代吴融的《杏花》,盛赞杏花之姿,宁愿化作一只蝶儿,流连于灿烂而美好的杏花间。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春日里漫步东城,感觉风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惟见那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好不热闹。“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这是宋代苏轼的《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杏花在古代文人的眼里,充满无限美好。

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杏花是春天的使者。“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徘徊在花园之外无法进去赏花,正踌躇之际,抬头见那一枝开出园门的红杏,让诗人心旷神怡,他感慨:这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宋代李弥逊的《临江仙》,杏花是知心的好友。“一片花飞春已减,那堪万点愁人。可能春便负闲身。细思愁不饮,却是自辜春。且共一尊追落蕊,犹胜陌上成尘。杯行到手莫辞频。杏花须记取,曾与此翁邻。”杏花点点,虽唤起了词人的点点愁思,但也陪伴着词人,共饮一杯春日的酒,不辜负大好春光。

杏花亦催生了乡愁乡思。“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唐代司空图的《故乡杏花》,寄情于花,寄情于酒欣喜于花的盛开,左手拿着花枝右手拿着酒杯。想问问花枝和酒杯,老朋友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呢?

词里的杏花更加婉约动人。清代佟世南的《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芳草句,碧云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此词描写暮春季节,深闺思远的心情。上片以景衬情。杏花飘落,如疏雨洒在湖边的长堤上,散发着芳香。下片以联想古诗词的意境,写思妇的春愁。全词含蓄蕴藉,清新婉约。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杏花微影里,沐着和煦的春风,捧一本诗词,欣赏着柔情似水的杏花诗词,别有一番味道。(江利彬)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