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春风春雨润心田的美好时节,空气中带着一股湿润、清新的味道。我遨游在古诗词闹春耕的意境里,欣赏古代灿烂的农耕文化。
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天沙沙的春雨,像是热情好客的向导,同我一道欣赏着这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色。春雨过后,所有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农活。
宋代诗人陆游诗曰:“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卜有秋。只要耕犁及时节,裹茶买饼去租牛。”“春雨贵如油。”陆游的诗里,古代农夫从春雨充足中,就仿佛看到了秋天的丰收。所以,干起农活来,特别有动力,为了能够及时耕种,老农裹茶买饼去租耕牛。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这是古诗人姚鼎《山行》诗句,全诗呈现的则是一幅繁忙热闹的春耕图。布谷鸟“播谷播谷” 的叫声,催促着农人种谷。白鹭“扑扑” 的声音 ,好像提示着人们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农人要抓紧时间春耕。诗人沿山路而上,听到了山田的放水声。山乡的春耕,层层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镜。汩汩的水流声,繁忙的春耕就此拉开序幕。
宋代苏轼诗云:“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那此情此景,矮矮的竹篱旁边,野桃花盛开,宛如在点头微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着,是那样的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农人家庭,因为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了生活的动力。乡村气息,生机勃勃。农耕之乐,悠然自得。他们忙着煮芹烧笋,吃完了好去忙碌春耕。
“一犁烟雨昏,四野春云湿。村前布谷声,牛背寒鸦立。”明代祁顺的诗句。那农人在昏昏的烟雨中,正忙碌着犁地。春云低垂,四野充溢着水汽。村庄前的树上布谷和鸣,寒鸦站立在牛背之上。
春耕之美,那是一幅质朴自然、天然的乡村风俗画卷!(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