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丽丽 杜敏娟/图)春暖花开,草木蔓发,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静宁县全面开展山上山下、沿河沿路、城郊城区、村社四旁植绿增绿和果树经济林建设,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促进林果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造林绿化的综合效益充分彰显。
静宁县义务植树造林绿化点。
在平定高速公路静宁段灵芝乡张堡村面山植树造林现场,新植的50000多株云杉整齐地排列在层层梯田……这里是静宁县春季造林的主要地段,共有500余亩,当前绿化树木已经全部完成种植,长势良好。
“我们将准确把握国家实施重大战略赋予林草事业的新机遇和人民群众生态需求赋予林草事业的新任务,坚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政策机遇,科学化推进生态建设,年内完成人工造林及退化林修复4.5万亩。”静宁县林草局局长王俊棠介绍。
目前,静宁全县抓建义务植树基地24处,植树105万株。分别在灵芝张堡村建设1处千亩以上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在城关镇南山建设1个城镇面山绿化示范点,在界石铺北山流域建设1处林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在古城镇陈河村、城川镇高湾村建设2个乡村绿化示范村,在S222八里至原安段建设1条高标准绿色通道,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苗木长势良好。
今年,静宁县将以巩固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成果为总目标,持续稳步推进造林绿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静宁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该县紧紧围绕林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北部乡镇依托退耕培育长效富民产业,在灵芝、界石铺等乡镇分别发展生态经济效益兼顾市场前景较好的核桃、山毛桃产业,南部乡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等优势特色经济林,实现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