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邹艳霞 文/图)“一个大坑,两块板,再加四面小围墙。”一想起以前的老旱厕,很多人都不禁皱眉,不但不卫生,还影响人居环境。
暮春时节,走进静宁县四河镇四河村下阴社村民的家里,只见干净的瓷砖、平整的地面、崭新的洁具让人眼前一亮。
“原来的厕所确实又臭又脏,政府给我们统一改厕后,新建的厕所又干净又好看。”四河镇四河村村民周勤满脸笑容。
这一切正是静宁县以节水型“三格式”卫生厕所为主,双坑交替式旱厕、沼改为辅的农村厕改带来的成效,周勤也是受益者之一。今年以来,静宁县扎实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推进厕改治污一体化让乡村文明吹进了百姓家。
农村改厕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文明工程,也是静宁县今年主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县通过精心统筹谋划、结合前期摸底准备,进一步明晰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流程,分阶段、分步骤确保今年全县厕改工作有序开展。
经过统一招标设计、群众自选模式、统一修建,2023年静宁县全县计划新建、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7000座。据悉,2022年该县共建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46413座,普及率达常住农户基数的60.1%。
小厕所,大民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收集处理、农户合理付费’的服务方式,有效利用吸污车、吸污泵等厕所革命后续管护设备,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巡回开展粪污清运处理,确保改厕后续管护服务到位。”静宁县农业农村局改厕业务专干马晶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