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探寻静宁老果园改造良方
2023-05-10 16:07:05 来源:甘肃农民网

甘肃农民网讯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芳艳 樊润禄)素有“苹果之乡”的静宁县,苹果产业经过40年的发展,部分老果园逐渐出现了管理粗、园貌差、果品质量下降、经济收益下滑的问题,如何破解果园发展的瓶颈,便成了静宁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探索的话题。

治平镇作为静宁县规模化栽植果园较早的乡镇之一。

近年来,不断探索老果园改造路子,对胡家塬流域千亩老果园进行了试点改造,为全镇乃至整个静宁县大力实施老果园标准化提质增效改造提供了生动实践的典范。

GetAttachment (5).jpg

治平镇果园航拍景。

至此,治平镇先后在2017年、2019年对胡家塬流域的千亩老果园进行了试点改造。2023年,为重塑胡家塬流域典型果园新面貌,治平镇以科技为引领,以优质高效为中心,科学谋划、合理安排、下足力气,全面落实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技术,着力把胡家塬区域建成管理细、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强的现代科技创新示范园。

在打造现代科技创新示范园过程中,治平镇实行负责人抓点、镇干部包抓、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制度,在果树管理的关键时期,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协助果农落实管理措施,形成了片区领导全面包抓、技术人员精心指导、镇村干部全力落实的管理机制,明晰管理任务、压实目标责任,集中发展苹果产业的强大合力,从严从紧开展科学建园、科技兴园、管理技术,为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治平镇党委副书记尹标介绍,在果园管理的关键期,治平镇利用果农空闲节点,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管理水平。在培训中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对接该县科技局,邀请科技特派员,由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配合,采取集中培训与园内现场指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发放技术资料与影像宣传结合等办法。

GetAttachment (6).jpg

治平镇胡家塬流域果园一角。

三分种,七分管。该镇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推广以“树形改良优化修剪、高垄黑膜覆盖保肥节水、测土配方施肥、人工辅助授粉、有机土壤改良”等为主的先进管理技术,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今年我们主要在胡家塬流域果园,铺设地膜1000亩,增施羊粪有机肥162吨、水溶肥9.7吨,进一步改良果园土壤,增加树体贮存营养,提升果品品质,保证果品商品率达到95%、优果率达到80%以上,亩均产量增加200公斤以上,亩净增产值1600元以上,助力果农增产增收。”治平镇镇长郭琼介绍。

为优化配套强化服务,保证苹果产业质量,治平镇配套建设了滴灌系统400亩,铺设滴灌管网322.6亩,配发2方蓄水桶149个,实施肥水一体化管理,依托镇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引进开沟机、旋耕机、覆膜机、测土仪等机械设备32台,对园区开展“地面智能机、空中无人机”的数智化农机服务,促进果园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示范建园标准,为静宁县老果园改造蹚出一条标准化建园、科技化管园之路。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