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倩)2013年以来,我省把学习贯彻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作为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落实,实施乡村党组织书记省级轮训三年计划,培训1.7万余人,选派驻村干部2.24 万人,调整轮换4588名。
甘肃省大力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工作信息化,持续深入开展“四抓两整治”行动,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至38.4 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65.1%,全省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1.2%,常态化开展农村扫黑除恶斗争,农村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推广运用乡村振兴监督平台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对乡村小微权力监督;规范村级组织机构牌子和证明事项,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此外,我省探索形成了全省“巾帼家美”积分制管理、高台县“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康县迷坝乡办理群众“微心愿”,构建社会大和谐、武威市凉州区“创新机制,拓宽农业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积石山县“开好三场会、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等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得到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