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古诗词里的夏日之“最”
2023-06-27 15:28:27 来源:甘肃农民报 作者 唐羽

夏日周末无事,我随手翻看起了古诗词。读着读着,竟欣喜地发现了藏于其中的诸多夏日之“最”。

最调皮的风。我觉得宋代刘攽笔下的南风名副其实。他在《新晴》里写道:“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把南风写成是一个十分诙谐而又善于戏谑的老朋友,偷偷推开门闯进来之后,还装出一副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页。读罢令人忍俊不禁,感觉亲切自然而又别有情趣。

最震撼人的花。自然是荷花。李白笔下的“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以及杨万里那句脍炙人口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令我们无法不被那种壮阔而又清雅的美所惊叹。

最诗意的行走。“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当属明朝诗人杨基在天平山中的这次行走。细雨蒙蒙的山间如梦似幻,树树娇艳滋润的楝花和金黄亮眼的枇杷,无疑平添了浓浓的美意。更为绝妙的是,那婉转动听的声声莺啼竟然不绝于耳,一路相伴相随,直送诗人行走到了家门口。此等场景,何其醉人!

最可爱的人。无疑是清代袁枚笔下的牧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人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牧童从动到静的变化,读来觉得既突然又自然。天真烂漫、聪明机智的牧童形象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让人觉出他的极度可爱。

最闲适的诗人。宋代的杨万里当之无愧。“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诗人夏日午睡初起,慵懒而百无聊赖。或是看院外儿童追逐纷飞的柳絮,或是因手掬清泉浇芭蕉,而无意间“逗”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也瞬间童心复萌,乐在其中。诗句将那种闲散舒畅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美丽的乡村。宋代的陆游为我们绘就了最美乡村图:“煮酒青梅次第尝,啼莺乳燕占年光。蚕收户户缫丝白,麦熟村村捣麦香。”天气晴好,莺歌燕舞,诗人信步村中,乐享煮酒青梅。但见村里家家户户收了蚕茧,正在紧张缫丝。此时,金色的麦子也成熟了,人们又忙着捣掉外壳,麦香四溢。好一派丰收祥和的景象!

最妙的消暑方式。“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即身凉。”“散热由心静”,唐代诗人白居易用恒寂禅师以及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心闲身凉,心若宁静,纵使暑气逼人,也犹如有清风徐来。

夏天是一个热情奔放而又明媚飘逸的季节。让我们细细品读古诗词,共同感悟更多的夏日美好。(羽)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