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果更可持续、乡村振兴有序推进,从今日起,本报在“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专栏下开设“乡村振兴在路上”子栏目,集中展示全省上下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推动乡村振兴见实效的生动实践。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诗卉
捻、掐、转、拨,一朵朵“金银”并蒂的花蕊就被采摘下,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小的竹筐里就装满了沉甸甸的“战果”。
6月28日,在通渭县李店乡姚川村金银花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金银花迎风绽放,朵朵小花黄白相间、似繁星点点。来自李店乡12个村的120多名农户不停穿梭在金银花丛中,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动作十分娴熟。
这是第五届通渭金银花节暨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投产仪式上,记者在位于姚川村的分会场看到的精彩一幕。
所有参赛选手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分秒必争。李店乡老庄村村民祁红红顾不上抬头,一边忙着采摘金银花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平常半天可以采摘5斤左右金银花,种植金银花也有5年时间了,去年家里种植了4亩地的金银花,收入达到了1.4万元。”
“嘟”—
随着一声哨响,1小时激烈的角逐结束。
最终,来自李店乡崔河村的周治宇,以1小时采摘3.2斤的好成绩,赢得了第一名。而祁红红也取得了2.6斤的好成绩,赢得了一台农药喷雾机。
通渭县土地富足,梯田化率高,为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耐寒耐旱、经济效益好,因此被通渭县确定为群众增收致富、优化生态环境的“黄金”产业。
十年磨一剑,通渭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已从2013年的零星的200多亩,发展到今天的15万亩。“一亩金银花产量在500斤左右,按照每斤平均十元的收购价,农户一亩的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很是可观。”李店乡乡镇干部王润菊介绍。
目前,通渭县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种苗繁育基地以及金银花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
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必须延伸链条,产业才能强起来。为此,通渭县引大招强,引导县农发公司注资入股,共同打造金银花全链发展的龙头企业——通渭清凉沅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产业一体发展新模式,带动金银花产业由农业种植到工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当日,胶州·通渭金银花健康产业园正式投产。在这个产业园,记者看到,小小的金银花摇身一变成了金银花茶、金银花酒以及金银花抑菌洗液等8种金银花日化产品。
通渭县还推出土地入股分红、苗木入股分红、村集体资产入股分红等多种股民分红方式,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加入到产业链中,确保农民成为金银花产业的“受益者”。
当日上午10时,在姚川村分会场,来自第三铺乡芦滩村的村民张改变正排队等着领“红包”,脸上掩饰不住笑意。她告诉记者:“今天,我能领到6200元的务工分红。前几年因为带孩子,实在没办法外出打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多亏了这些金银花,让我实现了顾家打工两不误。”
种植金银花,手把金银抓。在通渭,迎来改变的不只有张改变,还有23万名金银花种植户。截至目前,通渭县金银花产业总产值突破6亿元,带动种植农户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金银花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吉祥花、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