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与表姐相约去乡下看望奶奶。窗外热浪滚滚,房间内闷热难耐,恰好有一把前年爸爸带来的黑色折扇,找出来一扇,也没有多少凉意。正思忖间,表姐说,这么晴朗的天气,何不晒晒爷爷的古旧藏书?
爷爷的房间里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柜,是那种全封闭的、柜门关上时根本看不出里面装了什么书的柜子。上小学的时候也曾好奇地打开过,里面装满了线装书,陶渊明、范缜、韩愈、柳宗元等的书居多,也有几册清末、民国等各种版本的《论语》《孟子》和《老子》。
我和表姐钻进爷爷原来居住的房间,打开角落里的书柜,扑鼻而来的旧书的味道,既带点霉味,又带点淡淡的杏仁味。再看看这些书籍,因久不见阳光,已是满面尘土灰黑色。于是,就一本本拿出来晒在地上,再拿一小凳静坐其旁,一边欣赏这些书的封面和装帧,一边听奶奶讲述爷爷过去读书、购书、借书的情景。
一本深蓝色封面的《释虫小记》吸引了我,因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鲁迅先生读过这本书。鲁迅先生曾在他的一篇题为《随便翻翻》的文章中写道:“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闲来翻翻《释草小记》《释虫小记》,于盛夏之中谈花草虫兽,大抵也是一种避暑的乐趣吧。
晒书在古代是文人墨客显露才学、展示品趣的一种特别方式,也叫“晒肚皮”。夏日晒书,于我,既有趣又有益。(王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