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切成月牙状的西瓜一字摆放在书桌上候着,书随意来读,瓜随意来吃,做到雅俗相宜最是好。难以想象的是,古代文人不仅会吃,吃得优雅,还纷纷提笔为之吟咏,留下了许多诗话。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西瓜诗出现在宋朝。当时的诗人方回在诗中是这样写的:“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这是迄今为止知道的最早描写西瓜的诗句。同时期的田园诗人范成大写有《西瓜园》绝句:“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诗中描写了“处处食西瓜”的景象,堪称是西瓜诗中的佳句。
元代有不少诗人对西瓜情有独钟,方夔的《食西瓜》,诗中不仅以形象生动描绘出西瓜的特点,而且还绘声绘色描写人们吃西瓜时的情景:“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同。缕缕花衫粘碧唾,痕痕丹血捣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生风。”读起来令人口舌生津。
西瓜汁甜瓤脆,品相红润,切一块放在那,像极了一张笑脸,那盈盈的笑意,似乎就可消融你内心的三分暑气。明代诗人翟佑《红瓤瓜》写道:“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曦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酿浆。”诗中把“绿玉房”“猩血”分别比作绿瓜皮、红瓜瓤,生动形象。“泄出流霞九酿浆”把人们面对西瓜馋涎欲滴的样子写活了。明代李东阳的“香浮碧水清洗透,片逐鸾刀巧更斜”,则把西瓜的外形和美味写得生动传神。
常言道:“热天半块瓜,药剂不用抓。”西瓜是夏天人们食治兼优的消暑解渴瓜果,素有“暑天瓜王”誉称,许多医书都有记载。名人志士也很青睐西瓜这一题材,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写过一首《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作者妙笔生花,将吃西瓜的情形描绘得惟妙惟肖。
现代诗人屈象诗曰:“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胜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琼浆逊此公。”重点写了西瓜的养生功用。当代顾锡东《七绝》诗写道:“清夏清凉自在心,雕饼镂玉寄闲情。”悠闲地食瓜,清凉自在心中。
西瓜入诗味更甜。炎炎夏日里,翠绿相间的波浪条纹,切开一口咬去,半块落肚,一种沁凉和甜津直抵肺腑,那舒畅那爽口,让人心旷神怡。在古诗词里品着西瓜,难耐的暑热渐渐远去。(杨映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