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打造“新高尖”!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2023-08-25 10:24:47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杨万明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杨万明

《完善政策机制 加快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驱动中成药大品种培育》《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大黄创新药物探索研究》《数字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个个紧扣论坛主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研究话题,来自8月24日下午,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以“传承创新  强链集群”为主题的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论坛。

这是专家学者推动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新”方向,药品研发加工的“高”品质,创新探索领域的“尖”端技术。

微信图片_20230824184050.jpg

“2017年我省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中医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坚持创新驱动、集约发展、市场引领,全力推动综合试验区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已突破700亿元……”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说。

甘肃拥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也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根据第四次中医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甘肃省现有中药资源3626种,人工种植(养殖)220余种,规模化种植(养殖)11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其中党参、黄芪、当归、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等药材交易量占全国的50%以上。

全国363个重点中药材品种中,甘肃省有276个,占76%。甘肃还被誉为“千年药乡”和“天然药库”。

微信图片_20230824184103.jpg

“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试验)区建设任务,通过改革体制机制,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发展政策举措、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提升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一批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原司长余海洋表示。

中医学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包括医、药、工业、农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在这个链条中,中医学是关键,疗效是根本,中医学疗效提高了,整个链条就会迅速、有效地运转起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医-研-企”的有效协作推动。

“中成药产业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医疗与科研机构的支撑、中药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其中‘医-研-企’有效协作,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与关键。”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洪军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在论坛上精彩演讲道。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晓波根据自己研究认为,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思考——高品质产品需要高标准体系保障;高标准体系构建需要高质量证据支撑;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健康产品、药品等,一定是从“地头”到“床头”全过程质量标准的构建及建立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体系……

微信图片_20230824184107.jpg

深入挖掘宣传甘肃省中医药产业优势,为全国中医药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打造中医药产业链上的“新高尖”。

定西作为药博会的承办地和综合试验区的承接地,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岷县、陇西、渭源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

近年来,定西市紧抓机遇,以“道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为遵循,加快把我省中医药的“规模优势”变为“话语优势”,聚焦种、储、产、销、研等全产业链发展,全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下一步,定西市将立足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和“四新论坛”三大战略平台,自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深度融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甘肃实践新篇章,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