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何香利
“作为中药材大省,甘肃中医药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是全国重要的药源基地和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特别是甘肃的‘五朵金花’(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品质优良,全国市场占比很高。”8月24日下午,在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中医药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发布论坛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黄璐琦说道。
据介绍,“四新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是国家相关部委、甘肃省委省政府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助力推动甘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此次论坛紧紧围绕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及高质量发展,注重中医药发展短板及共识,突出科技支撑及成果转化,发布解读具有示范性、引领性、权威性的中医药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提升药博会影响力、知名度,充分发挥甘肃中医药产业传统优势,助推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近年来,甘肃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重点围绕中药材种植和精深加工等环节,全力推进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全产业链生产,提升产业附加值,率先开展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等试点示范项目,走出了“甘肃模式”,形成了“甘肃样板”,也助推甘肃省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会上,发布、解读了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药用物种风险管控指南、甘肃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督实施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等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最新政策、相关标准。这些解读和发布对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医药生产体系、加工体系、研发体系、市场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继续做深做细补链、延链、强链文章,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指导示范作用。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田纪祥从机构设置、科研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发布了百里香药茶、舒咽片、舒痛颗粒、神美片等已获临床批准证书的新药品;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新华发布了新药姜石颗粒、中药材板蓝根新品种松鸣一号及敦煌医学数据库等新产品;北京博奥晶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越发布了世界首家基于生命科学和AI技术的中药组方精准筛选技术。
同时,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定华发布《甘肃省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药临床诊疗方案》团体标准,定西市中药质量检验检测评价联盟理事长、定西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高占彪发布定西市大宗道地中药材种植团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