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潘小红:绣出创业路 绘就助残情
2023-11-21 11:09:3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荣文 王少伟 编辑:王丽丽

微信图片_20231120162831.jpg

微信图片_20231120162835.jpg

潘小红在教员工制作裕固族服饰、头面。

微信图片_20231120162842.jpg

潘小红制作裕固族传统刺绣手工艺品。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荣文 王少伟 文/图

两岁时,不慎跌入炭盆,左手严重烧伤无法伸展,落下了终身残疾;8岁时,帮着父母放牧,不幸又被山坡滚落的石头砸中头部,差点丧失语言功能;12岁时,父亲劳累过度病逝,她主动辍学回家和妈妈一起放牧。为了维持生计,她曾尝试着外出打工,但因为残疾,无人问津。

命运的不公,曾让她一度低头沉默不语。

潘小红,一位土生土长的裕固族姑娘,朴素干净的着装透露出干练,明亮的眼睛散发着活力,在交谈中可清晰看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

15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裕固族人擅长的刺绣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她用右手和牙齿搭配着艰难完成了人生当中第一幅刺绣作品,并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收入。她含着眼泪将那份收入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母亲。

也正是那幅刺绣作品,让她看到了光,看到了亮,并让她下定决心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995年,她开办了肃南县画艺民族手工艺品店,专门从事手工刺绣和刺绣装裱。她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设计和制作着每一份刺绣品,很快,产品得到了顾客的肯定和青睐,有了销路,她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为她是残疾人,所以她特别能体会到残疾人的苦。开店期间曾有很多身患残疾的姐妹来到她的店里,询问学习技术和加工订单的事儿,她从来不会拒绝她们,会热情地送上笑脸,手把手地耐心教她们。

为了能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2012年,她成立了肃南县残疾人文创手工坊,专门招收残疾人从事手工串珠、民间刺绣、丝网花编制等手工艺品的制作。10余年的时间里,有11名残疾姐妹成为了她的固定员工,她们共同用心用力,将爱好做成了事业。

2016年,潘小红注册成立了以设计制作民族服饰、研发销售民族文创艺术品(刺绣)、教育培训等为主营业务的肃南县画艺手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总资产达到 500多万元,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目前拥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设计研发人员和技术员工58人,其中残疾人22名。流动灵活做工人员300余人。

公司已研发设计出民族服饰、刺绣抱枕、摆件挂件等文创类产品20大类5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至浙江、青海、西藏等省内外城市,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好评,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产、研、供、销产业链基本形成。公司也先后被评为或认定为“全省助残先进集体”“张掖市优秀人才专家工作室”“县级乡村就业工厂”等。潘小红个人也被各级各部门表彰为“甘肃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甘肃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张掖市创业致富带头人”等。

公司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但潘小红“助残纾困,回馈社会”的初心没有一丁点的改变。近些年,她先后举办“肃南县两个共同”示范建设残疾妇女代表手工技能培训班、张掖市残联“五县一区残疾人手工艺品培训班”等各类手工技能培训班100余期,培训人员达5000人次以上,完成手工艺品万余件,先后慰问、资助困难群体100余人次。

一路走来,潘小红虽然经历了无数个风风雨雨,但她未曾畏惧和放弃过,她用回馈社会的心态创新创业,不仅为一些就业困难群体找到了心灵庇护场所,也为她们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重新绽放华彩的途径。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