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古城镇的“三张照片”——静宁县古城镇撂荒地整治工作纪实
2023-04-18 09:19:44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成军 何香利 编辑:王丽丽

开栏的话:

乡村振兴的哨子,不仅要吹响,还要有回响。今日起,本报开设“振兴之声”专栏,聚焦基层鲜活案例,聆听乡土深沉回响,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的实施。敬请关注。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成军 何香利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仲春时节,在静宁县古城镇的产业链党建联盟基地,偌大的展馆里,文化墙上、大屏宣传片上、参观桌上,三张成一组的照片分外引人注目,使经过这里的百姓、党员干部和参观者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驻足观看,细细品味“三张照片”的故事。

这些照片,分别留驻了古城镇撂荒地整治前、中、后三个阶段,将古城镇“拾起撂荒地”的历程直观而强烈地展示出来。

2022年以来,古城镇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守牢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紧盯撂荒地整治工作,精准“把脉”,按照“示范解决一批、复耕复种一批、集中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兜底托管一批”的“五个一批”措施,盘活撂荒地9666亩,让沉睡的土地“向阳而生”。

昔日撂荒地,今朝产业田。那么,古城镇是如何书写撂荒地整治“三张照片”故事的呢?

第一张照片:“种起来”,如何把良田找回来?

微风和煦,草长莺飞。走在静宁县古城镇北山梁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区,刚刚覆设整齐的地膜,在暖阳的照耀下,犹如一条条银色丝带,在层层梯田上、山梁沟峁间涌动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很多人不知道,上一个春天,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

古城镇,有24个村,总耕地面积10.9万亩,是静宁县的一个传统农业乡镇。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古城镇党委书记王海军一直引以为荣。可近几年,他却多了一件烦心事。

“近年来,农村耕地撂荒现象呈上升趋势。”王海军仔细分析着原因:一是这里的土地在山区,地块零碎,耕种难度大,效益低;二是山梁沟壑,水利灌溉条件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耕作条件差;最重要的一点是,种植成本上涨,种田效益不成正比,种田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等原因。

久而久之,土地撂荒的情况在此日益增多……

针对这样的窘迫,去年以来,古城镇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全镇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按照“党建引领、党群联动、抓点促面、整体提升”的思路,实施“定盘子”方案,靠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时限,形成领导干部带头抓、科级干部包村抓、村社干部齐心抓的撂荒地整治浓厚氛围。

一户一查,一块一清,一地一策,“找回”良田。

古城镇全面排查“清底子”,全镇24村按照各自实际,全面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地,准确排摸每一块撂荒地的承包户及位置、面积、类型等信息,建立健全撂荒地信息台账,做到账实相符。目前,共排摸出撂荒地9666亩。已完成整治9000余亩,确保在5月中旬全面完成剩余的撂荒地整治工作。

看着良田渐渐被“找回”,王海军欣喜地说:“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为因素,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整治撂荒地一定要坚持到底。”

第二张照片:“谁来种”,如何让荒地活起来?

破解土地撂荒,首要任务是改善地块的耕种条件,让田块易耕易种、集中连片,才会有人来耕种。

“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不仅不适宜大型农机耕作,还吓跑了不少投资商。“曾有几家合作社想进村流转土地,到现场一看,摇摇头就走了。”古城镇镇长李峰说。

去年以来,该镇按照全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打破村域界限、集中连片规划,推进“变碎为整”“小田变大田”,改善耕作条件。古城镇通过宣传引导“自己种”、委托管理“助理种”、承包流转“规模种”、流管联营“兜底种”等多种形式,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确保撂荒耕地种满种足、复种复绿。

因地施策、精准管理、 机械赋能,撂荒地迎来了“春天”。

“‘巴掌田’变‘整片田’,规模增大,以后机械可以下田作业,省时省力,种地也轻松。”流转了290亩撂荒地的古城镇齐岔村种植大户齐顺吉说。

当前,古城镇在邹河、田岔、老庄、齐岔4村建成2万亩旱作农业示范点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已完成复耕复种1360亩; 动员引导有劳力的农民“主力军”承包自行复耕复种1900亩;委托亲房邻居、亲朋好友等代耕代种、复耕复种1530亩;已动员种植大户12人、合作社(家庭农场)5个,累计治理撂荒地2610余亩;村集体兜底完成复耕复种1600余亩。

邹东卫,是古城镇邹河村代耕代种的“先锋”,他笑着说:“去年,新复耕的撂荒地,我种了260亩玉米,其中230亩是代种的,第一年收入很可观,对种地再次充满了信心。”

代耕代种、复耕复种、能种则种、应种尽种,短短一年时间,古城大地 9000亩撂荒地已逐渐苏醒……

第三张照片:“怎样种”,如何促产业兴起来?

破荒新生,撂荒地上开出各类“产业花”, 种上了饲草玉米、小麦、马铃薯,还搞起了养殖业……

二次撂荒,反弹回潮了怎么办?

“健全机制,维持常态长效的持久力。” 王海军坚定地说,“切实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支持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确保粮食稳产、农民增收。”

一年来,古城镇建立健全了撂荒地整治方案,以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实施撂荒地整治建档立卡专项行动,一村一档,一户一策,落细落实整治前、中、后“三张照片”要求,跟踪管理,精准到农户,清晰反映整治成效,探索推行“休耕轮作”模式,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昔日低效的撂荒地成了“潜力股”。

“2022年全村整治撂荒地522亩,村集体兜底种植143亩,这几年玉米、洋芋市场价格好,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通过产业带动,助推了我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齐岔村党支部书记邹会川说。

除了种地,老庄村村民高国兵还走上了种养结合的产业路。去年, 借着党和政府的惠农好政策,高国兵承包了48亩地,种植饲草玉米,不仅喂养自家的17头牛,剩余的卖给了村里的养殖合作社,一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今年开春,他又买了几头牛,扩大了养殖规模。

今年以来,古城镇把发展旱作农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围绕“粮、果、牛、酒、菜”重点产业,大力推动种植业——酒业——养殖业生态循环产业链发展,建成北山梁2万亩旱作业暨撂荒地整治示范区,流转土地建成2000亩拱棚西瓜种植基地,不仅成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向阳产业”,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激活了乡村振兴“动力源”。

“现在是春耕关键期,我们将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在抢抓覆膜,耕种的同时,持续用活用好现行各类扶持政策,全面推行撂荒地整治建档立卡专项行动,坚持‘五个一批’复耕复种措施,确保在5月中旬全面完成剩余的660亩撂荒地整治工作,让沉睡土地焕发新生机。”王海军说。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