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近年来,渭源县全力以赴谱好党建强村、人才引育、产业发展、高效治理“四部曲”,奋力续写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选强“领头雁”,谱好党建强村“前奏曲”。渭源县有序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育计划,招录大学生村文书19名,调整32名优秀农民工、退伍军人等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调整驻村工作队成员205名,锻造出一支“领头雁”队伍;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基础建设攻坚工程和“渭河源·源动力”党建领航聚力工程,持续深化政治引领、思想铸魂、基础提升、固本增效、为民聚心、消薄倍增、产业保障七大行动,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实施“书记党建项目”264个,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18个,切实把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聚焦“提素能”,谱好人才引育“乡情曲”。渭源县大力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紧盯“打造陇中人才生态最优县”目标,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关键环节,制定出台人才工作聚力保障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30条,多渠道引进各类人才294名。坚持把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帮带、项目培育、赴外交流等方式,培训培养“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9000余名。
激励“硬担当”,谱好产业发展“进行曲”。紧紧围绕“四群八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渭源县在做实“一村一品”上下足“绣花”功夫,在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上下足“硬盘头”。种植业上,该县突出基地建设和标准化并重,打造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万亩、13万亩、3.2万亩;养殖业上,坚持“扩户”和“扩群”并举,新培育养殖大户1523户;文旅产业上,高质量举办第五届渭水文化旅游节、首届渭水文化论坛等活动40项;品牌建设上,全力打造“渭源白条党参”“渭源药膳”区域公共品牌,培育“药食同源”生产企业7家。
培育“新风尚”,谱好高效治理“文明曲”。渭源县强化党建引领,细化基层治理工作6个方面29项具体措施和84项重点任务,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村社联动、干群参与一体推动的“五治融合”善治体系;优化网格管理,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科学精准划分“全科网格”295个、微网格1759个,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化数智赋能,建成渭源县“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和“渭民解忧”小程序,实现服务群众事项“指尖通办”,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毫米”。
(徐国民 朱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