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来西和,领略乞巧风俗“活化石”
2024-08-02 10:58:05 来源:甘肃农民网

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记者从8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甘肃西和)和以“开放陇南·相遇乞巧”为主题的第十二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将于8月3日至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九至七月初七)在西和县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展示西和县乞巧文化底蕴,提升七夕节日文化品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祈神迎水——西和县姜席镇姜窑村巧女迎水祈福。

乞巧,源于中国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是起源并流传于陇南市西和县、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西和乞巧,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已历经2000多年。乞巧活动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程式完整、淳朴丰富、情感真挚、传承久远。

乞巧文化是陇南文化资源中的一大瑰宝。流传千年、独具特色的“陇南(西和)乞巧”,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七夕节的乞巧活动被国务院增补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2月,西和县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西和乞巧是祈求技艺、智慧、美德的女儿节,承载着陇南千年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引领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编织着广大女性砥砺奋进的多彩画卷,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据介绍,第十二届陇南乞巧女儿节以“开放陇南·相遇乞巧”为主题。同时,此次活动也被中宣部文明实践局等国家六部委相关部门定为2024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示范活动举办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举办地,充分显示了对西和乞巧文化传承发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陇南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的一次极大提升。

娱巧——西和县晚霞湖畔姜窑村坐巧人家民间乞巧活动展演。

活动期间将陆续开展“相约乞巧女儿节·畅游生态新陇南”民企巧乡行暨全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邂逅夏日盛宴·共享美好食光”特色美食大赛暨特色美食集中体验活动、“数字经济·电商赋能”消费品以旧换新促销暨“乞巧杯”短视频大赛、“唱响千年秦韵·推动文旅互促”西北名家秦腔剧目展演活动、“传统非遗搭台·农特产品唱戏”全市非遗剧目展演暨全市非遗产品展销活动、“传承民俗文化·展现乞巧魅力”民间乞巧调演暨乞巧歌舞展演活动、“翰墨绘盛世、丹青写华章”书画摄影展、“记录诗意西和、探寻乞巧古韵”陇南《乞巧》杂志文学摄影采风活动、“接续传承古技艺·书写麻纸新辉煌”西和麻纸制作技艺展示暨非遗文创产品展销活动、“赏乞巧诗词·展秦人遗风”陇南乞巧诗词大会等系列活动。(图片均由西和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