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利
在甘肃省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新阶段,文明小超市的积分流通机制已成为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如在华亭市河西镇的“积分超市”,村民们通过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志愿服务、环境保护、孝老敬亲、团结邻里、庭院整洁、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积累积分,并以此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这种机制不仅为村民节省了开支,更重要的是,它让村民意识到文明行为的内在价值,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乡村文明建设的热情。
以有形之物,寄无形之托。“积分超市”是引领、凝聚、带动和教育群众的重要平台,让村民的文明行为不仅有“分值”,更有价值。
开展文明积分,深化志愿服务,可以形成良好文化氛围。通过文明积分的计算表,村民们的“村里事”变成了“自己事”,实现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转变,从而积累正向积分。相反,违反管理条例和失信行为则会受到扣分,这种正向激励机制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
开展文明积分,推动乡村治理,能够提升“文明指数”。通过“服务积分、以分换物”的方式,村民们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积分超市成为了村民互学互比互促的新“舞台”,也是提升民风、家风、村风的新通道。村民们在赚取积分的同时,也“兑”出了乡村新面貌,形成了“你追我赶兑积分、争先恐后创最美”的文明新风,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开展文明积分,做好政策宣传,有利于建设文明乡村。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和讲解,能充分调动市民参与文明积分的积极性,使村民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让“文明积分”成为人人乐见的“新网红”。
当然,要让文明积分在赋能乡村文明上有更大作为,就要确保“文明积分”加减分规则的公平、公正、公开,让加分者理所当然、扣分者心服口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明乡村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只要每一个人都能重视“文明积分”的积累并为之不懈努力,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定能让“文明新风”吹遍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