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给春天排版
2025-03-20 10:10:07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彭晃

晨雾未散时,我总爱站在老城区的排字房前。铅字盘里的宋体字还带着露水,却不知院墙外的杏花早已偷偷爬上铸铁窗棂,把初绽的花苞嵌进铅灰色的窗框,像极了排版术语里的“首字下沉”——那抹嫣红悬垂在春寒料峭的空白处,惊心动魄地宣告季节的破折。

母亲从前是铅排车间的老师傅,她总说万物生发自有章法。三月的柳枝刚冒出鹅黄芽苞,老人家便指着垂丝说:“这是自然界的页边距。”果然不过旬日,那些柔韧的枝条就划出恰到好处的弧度,既不让新叶挤占天空的留白,又替檐角的铜铃留出震颤的余地。有年倒春寒,柳条被冰棱压得七零八落,母亲连夜用红绸带替它们固定弧度,晨光里竟像古籍里的朱丝栏,框住整个正在苏醒的春天。

城郊的油菜花最懂段落格式。起初是零星的几簇试探,待得东风鼓起勇气,便听见原野深处传来油墨滚筒般的轰鸣。金黄的色块沿着田埂推进,时而留出青麦苗的过渡段,时而在水塘边换气分行。农人荷锄经过,身影成了移动的着重号,在起伏的花浪里标注耕耘的注脚。

旧书市后巷的紫藤最讲究行间距。老墙砖缝里渗出的绿须先要量准尺寸,待得四月初的某个黄昏,忽然齐齐垂落成深浅不一的紫色瀑布。相邻的花穗绝不交头接耳,每串都保持着诗行般的矜持距离。拾荒的老张头常坐在藤架下糊纸盒,碎纸屑飘进花隙,倒像是给这天然书页添了批注。

护城河边的樱花树年年修改装帧方案。去年还是规整的平装本,今年忽然换了精装——粉白花瓣镶了绛红书脊,夜雨过后满地落英恰似环衬页。清洁工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恍惚是读者在摩挲书页。我在这里遇见过抄诗的少年,他郑重地将俳句夹进飘落的花瓣,仿佛在进行神圣的校样。

排版房拆迁前夜,母亲抚摸着用了半辈子的量字尺。“活字要归盒,春天可不会。”她突然指着墙角,苔痕正沿着砖缝洇出毛边本似的绿意。果然第二年开春,废弃的铅字盘里钻出野蔷薇,铅灰与绯红交织成奇妙的出血版式。捡字工留下的棉线手套发了芽,从指套里探头的蒲公英,轻轻一吹就排成了满天星标。

如今电子排版吞噬了铅与火,但春天依然沿用着古老的工艺。香樟树的新叶总在谷雨时分完成首行缩进,迟归的燕子掠过电线时,那弧线恰是完美的基线对齐。老排字工说油墨里有四季的骨血,而我在玉兰树下仰头,看见未绽的花苞如待排的铅字,正在蓄满整个春天的元气。

校样蓝的天空下,万物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柳絮飘成省略号,细雨是自然的齐线,就连我窗台上那盆迟迟不开的栀子,也像是在等待某个神圣的空铅时刻。或许生命的奥义本不在严丝合缝,而在于像春天般,在秩序与野性之间排印出恰到好处的破绽。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