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刘小凤 文/图
3月16日,华亭市上关镇上关村温华生态园草莓种植基地内,前来采摘草莓、体验田园生活的游客络绎不绝。“你们来得正是时候,这几棚草莓刚开棚采摘,果子大,色泽好,口味甜。”基地负责人屈艳忙碌地给游客介绍着。
游客在棚内采摘草莓。
草莓棚内,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草莓在绿叶间若隐若现,好像一个个红宝石。摘下一个,咬上一口,香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迸发,细腻绵密的果肉裹挟着浓郁的果香,从舌尖直抵心间,每一口都是满满的甜蜜。
据屈艳介绍,草莓基地占地约20亩,种植的品种有雪里香、红玉、妙香七号等。春节前后草莓刚上市时,每斤能卖到60左右,现在市场上每斤15元。田间采摘,每斤40元左右。2019年,夫妇俩“盯”上了草莓种植的市场前景。通过四处打探和实地考察,将基地的位置选在了上关镇上关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这里阳光充足、灌溉方便,再加上已有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草莓种植提供了沃土。”屈艳说。
经过反复培育实验,从实验室的建立到种苗培育、从四处奔走观摩到多样品种选择、最终将适合大众口味的草莓试验种植成功。如今,草莓种植对有着五年种植经验的屈艳夫妇来说得心应手。
在政策扶持下,她们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持续扩大种苗培育规模,精准把握育苗时间节点,采取错期育苗、错期种植的方式,不断提升草莓种植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
草莓的丰收不仅让种植户尝到了甜头,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共享这份“甜蜜事业”。“我在园内务工,一天有120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能赚3000多元。”正忙着包装草莓的半川村村民赵红艳说。
草莓种苗培育。
近年来,上关镇围绕建设“生态康养田园小镇”发展总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等有效措施,积极实施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项目,修建温棚14座,拱棚27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鼓励引导产业致富带头人、种植户发展草莓产业,进一步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